[实用新型]体温计甩位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8897.2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7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霞;张美霞;康瑞;杨志娟;秦佩;陈肖依;孟婷;马晓茹;王玲玲;陈芳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美霞 |
主分类号: | G01K5/06 | 分类号: | G01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温计 甩位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体温计甩位筒。
背景技术
体温计是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体温计使用前必须用力将水印汞柱甩到35℃以下,在医院内部由于病患数量庞大,体温计使用非常频繁,因而一个一个地甩体温计极大地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非常不便。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针对该问题的解决办法,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320627650.X)公开的一种便携式体温计甩筒,其能够实现多个体温计同时甩动归位,省时省力,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只是将体温计下端的金属头插入在小孔中,上部的玻璃端没有固定,且下端的小孔没有一定深度,甩动时各体温计之间会相互摩擦碰撞,很容易破碎;同时由于筒体底部的小孔没有深度,体温计的金属头会突出,从而使甩动完毕的甩筒无法放置在桌面上,不便于取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体温计甩位筒,解决现有的体温计甩筒将温度计固定不牢靠容易导致破碎以及无法放置的缺陷。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温计甩位筒,包括有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塞和下固定座,上固定塞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体温计玻璃管直径相适应的上限位孔,下固定座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体温计金属端直径相适应的下限位孔,上限位孔与下限位孔上下一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上固定塞和下固定座采用软木或橡胶制作。
筒体为透明玻璃管或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体温计牢靠地固定,甩动时体温计之间不会发生摩擦或碰撞,防止发生意外;
2)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甩动好的体温计立放在桌面上,随时备用,非常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筒体为透明材料制作,甩动过程中可以随时观察水银汞柱是否归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上固定塞,3.下固定座,4.上限位孔,5.下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温计甩位筒,如图1所示,包括有筒体1,筒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固定塞2和下固定座3,上固定塞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体温计玻璃管直径相适应的上限位孔4,下固定座3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与体温计金属端直径相适应的下限位孔5,上限位孔4与下限位孔5上下一一对应。
具体实施时,上固定塞2和下固定座3采用软木或橡胶制作,上限位孔4与下限位孔5分别与体温计的玻璃管体和金属端直径相适应,从而使上限位孔4与下限位孔5不仅能够将体温计固定牢靠,同时也能有效保护体温计外表面不被磨损。上固定塞2和下固定座3独立制作,然后从筒体1两端塞入筒体1中。筒体1为透明玻璃管或塑料管,不仅造价低廉,同时能够满足甩动时及时观察水银汞柱是否归位。
使用时,将体温计的金属端从上限位孔4一根一根插入到筒体1中,直至体温计的金属端插入下方对应的下限位孔5中,筒体1的长度略短于体温计的长度,从而使体温计完全插入下限位孔5后,玻璃管一端能够从上限位孔4中露出,便于拔取。随后手握筒体1,使下固定座3朝下用力甩动,观察体温计中的水银汞柱归位后即可停止,然后将本实用新型立放在桌面上便于随时取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美霞,未经王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8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白药子祛风止痛汤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养发芝麻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