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罩罩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8270.7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2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国刚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罩 罩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罩罩壳,属于口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国家。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和《孟子·离娄》记:“西子家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所以13世纪初,口罩就开始出现于中国宫廷。19世纪末,由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倡导,口罩开始应用于医护领域。20世纪初,因大规模流感,口罩首次成为大众生活必备品。2003年,一场“非典”几乎令口罩一度脱销,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2009年,在继2004年的“禽流感”之后,“甲型H1N1流感”让口罩大军再一次出现在全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镜头前。2013年PM2.5空气危害概念的出现,引发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视,使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雾霾天气期间甚为畅销。
目前市场上口罩,一般可分为供气式口罩和空气过滤式口罩:供气式口罩是指将与有害物隔离的干净气源,通过动力作用如压空机、压缩气瓶装置等,经气体导管及面罩送到人的面部供人呼吸;空气过滤式口罩,或简称过滤式的口罩,工作原理是使含有害物的空气通过口罩的滤料过滤进化后再被人吸入。前者一般用于特殊行业,因其体积比较庞大且佩戴使用不便很难运用于日常生活中。而后者因污染物颗粒不断细微化PM2.5的出现,尤其是各大城市PM2.5连续爆表,相应要求口罩过滤空气部分材料的密度越来越高,对应使用者佩戴口罩后呼吸阻力也越来越高,对于心脏或呼吸系统有困难的人(如哮喘肺气肿)、怀孕人群、皮肤敏感者等就完全不适宜使用该类口罩。但经检测2013年采用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中,仅有海口、舟山和拉萨3个城市达到了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他均属于污染,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存在非常大的风险。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口罩均存在空气侧漏,即未经过滤的空气经口罩与使用者脸部未贴合部位直接被使用者吸入,所以根据目前环境情况,以及目前市场上口罩性能的局限性,我们急需要一种呼吸阻力要小,佩戴舒适、防止侧漏,重量要轻,佩带卫生,保养方便,并且带有自洁功能,能适合于不同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佩戴的口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使使用者佩戴卫生、避免口罩与使用者接触,并且防止空气侧漏,即外界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口罩内部,提供了一种口罩罩壳,本实用新型口罩罩壳为立体固定形状的罩壳如图1、图2所示,由两开口端组成,一个与使用者脸部、鼻梁、下巴贴合的罩壳开口端,我们称之为大开口端,其通过挂带能与脸部、鼻梁、下巴充分贴合,从而避免了空气侧漏现象,另一个为密封固定自洁式呼吸辅助净化系统的罩壳开口端,我们称之为小开口端。通过固定形状的设计,可有效避免口罩除大开口端外其他部位与使用者接触,提高了卫生,有效防止未经过滤的空气进入口罩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罩壳,因小开口端上我们需要设置自洁式呼吸辅助净化系统,该系统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我们在小开口端周围的罩壳表面设计为波浪形曲面如图2所示,一方面可加强罩壳对自洁式呼吸辅助净化系统的承受力,另一方面因波浪形曲面的存在,可使自洁式呼吸辅助净化系统与口罩罩壳之间有一定的力的缓冲,可有效降低口罩使用者对自洁式呼吸辅助净化系统重量的感知度。在佩戴过程中除了大开口端与使用者接触,罩壳其他部位均不接触人体,口罩罩壳与自洁式呼吸辅助净化系统在使用者嘴巴及鼻腔部位构成一个用于储存净化后空气的腔体。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罩壳材质优选由高密度可透气性无纺布,一方面使用者佩戴时被口罩遮住部分不会有发闷的感觉,另一方面在自洁式呼吸辅助净化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时,使用者虽然呼吸阻力比较大,但也能呼吸到洁净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口罩罩壳选用的高密度透气性无纺布可包括三层:保护层、过滤层、支撑层。所述保护层在罩壳最外层也就是表层,一方面可提供罩壳美观,另一方面对罩壳进行保护,所述过滤层作为罩壳中间层,主要用于过滤空气,所述支撑层用于为口罩罩壳提供整体固定型形状,这三层对空气均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国刚,未经左国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82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舒适的送气源口罩
- 下一篇:微型气流控制模块及其制备的透气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