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商标带涂层溶剂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6278.X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6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潘叶华;沈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南浔菱创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14;B01D17/025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标 涂层 溶剂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商标布的涂层以溶剂型原料为主,原料中如DMF、醋酸乙酯等溶剂在烘箱中以气体形式排出,由于DMF、醋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对人体及环境都有很大危害,会危及人类的子孙后代和生态环境。另外从成本上考虑,涂层用溶剂是一笔可观的财富,直接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是生产资源的浪费,为防止公害,降低成本,溶剂回收势在必行。
CN102585283B(2014-2-12)公开了一种低聚物中溶剂回收方法及装置,然而该方法不适于商标带涂层溶剂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回收资源及保护环境的商标带涂层溶剂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商标带涂层溶剂回收装置,包括:
用于缓冲商标布涂层后的带有涂层溶剂的废气压力的缓冲罐;
以及与缓冲罐相连接的、用于将压力释放后的混合气体冷凝的冷凝器;
以及与所述冷凝器相连的、用于将冷凝出的混合溶剂进行干燥的干燥器;
以及与所述冷凝器相连的、用于将未冷凝出的部分废气进行吸收的吸收塔;
以及与所述吸收塔出液口和干燥器进液口相连的油水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缓冲罐、冷凝器、干燥器和油水分离器的组合方式,可以防止废气未冷凝就直接排出,从而防止溶剂回收不彻底、环境污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组合,可以充分回收溶剂,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吸收塔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第一级吸收塔、第二级吸收塔和第三级吸收塔;所述第二级吸收塔和第三级吸收塔之间设置有用于循环吸收以增加浓度的第二级循环泵;所述第一级吸收塔出液口与所述油水分离器相连;所述第一级吸收塔和第二级吸收塔之间设置有第一级输送泵;所述第三级吸收塔和第一级吸收塔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循环吸收以增加浓度后的混合液输送至第一级吸收塔的第三级输送泵。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级吸收塔,一是可以充分吸收废气,使溶剂可充分汇集到吸收塔底部的集液区;二是可以使第二级吸收塔和第三级吸收塔之间循环增浓,然后将循环增浓后的混合液作为吸收剂打入第一级吸收塔直接吸收新鲜的混合废气,以提高混合溶剂的浓度,更有利于溶剂回收。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器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级冷凝器和第二级冷凝器,所述第一级冷凝器和第二级冷凝器的出液口分别与所述干燥器相连,所述第二级冷凝器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收塔进气口相连。
采用两级冷凝器可以使废气充分冷凝,将待回收的溶剂与其余杂质进行有效的初步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级吸收塔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除雾器、喷淋器、填料层以及集液区;所述填料层为拉西环结构,用于增加气体出口阻力;第一级吸收塔顶部还分别设置有增浓液进口、增压水进口和混合废气出口;第一级吸收塔底部侧壁设置有进气口和液体出口,除雾器与增压水进口相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的吸收塔,可以使未冷凝的废气先从第一级吸收塔底部进入,自上而下穿过集液区、填料层、除雾器,未冷凝的废气与增压水在乱堆填料层中充分接触,充分吸收后变成液体的部分流入吸收塔底部集液区,未被吸收的从吸收塔顶部出口进入后两级吸收塔,集液区的液体用第一级输送泵送至油水分离器。
作为优选,所述除雾器为丝网结构。
采用丝网结构可以破坏除雾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层。
作为优选,所述油水分离器为利于分离的锥形结构,所述油水分离器外部设置有用于观察分层情况的玻璃管。
作为优选,所述干燥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供超出设定液位的溶剂自动溢出的溢流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废气回收方法的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收塔装置示意图;
图中:1-混合废气,2-缓冲罐,3-第一级冷凝器,4-第二级冷凝器,5-干燥器;51-溢流口;
6-第一级吸收塔;
61-除雾器;62-喷淋器;63-填料层;64-集液区;
7-第二级吸收塔,8-第三级吸收塔,9-油水分离器,10-DMF水溶液贮槽,11-第一级输送泵,12-第二级循环泵,13-第三级输送泵,14-分离泵,15-增压水,16-惰性气体,17-回收后混合溶剂,18-氯化钙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南浔菱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湖州南浔菱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6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氟化丙烯溶剂的单体聚合
- 下一篇:一种无渗透式光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