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5698.6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6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沈博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洋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邓猛烈;孟金喆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卡。
背景技术
非接触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又称射频卡,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卡主要用于公交、轮渡和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禁管理、身份证明和电子钱包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非接触卡本身是无源体,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则是结合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修改和存储等,并返回给读写器。
现有的非接触卡虽然性能稳定,但是多为长方形,具有尖锐的边界,容易造成对衣物和包包等不慎划伤或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卡,以使非接触卡没有尖锐的边角,从而避免对衣物和包包等的不慎划伤或损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卡,包括芯片、感应线圈和封装卡片,其中,所述感应线圈满足极坐标方程:r=a(1–bsinθ),其中2a为感应线圈的长度,a(1+b)为感应线圈的宽度,所述感应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芯片的正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接触卡中感应线圈满足极坐标方程:r=a(1–bsinθ), 从而封装卡片可以做成与感性线圈相同的形状,使得成形的非接触卡没有尖锐的边角,避免对衣物、包包等的不慎划伤或损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卡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与完整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用来表示尺寸(如长和宽)的所有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卡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接触卡,包括芯片11、感应线圈12和封装卡片13,其中,所述感应线圈12满足极坐标方程:r=a(1–bsinθ),其中2a为感应线圈12的长度,a(1+b)为感应线圈12的宽度,θ=(0,2π),所述感应线圈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芯片11的正负极电连接。
现有的非接触卡中感应线圈为长方形,为了缩小非接触卡的面积以保持非接触卡的便携性,现有的非接触卡中封装卡片同样为长方形,并且封装卡片的面积与感应线圈的面积基本一致。本实用新型中感应线圈12满足极坐标方程r=a(1–bsinθ),故封装卡片13也能够满足极坐标方程r=a(1–bsinθ)。本实用新型丰富了非接触卡的形状,并且由于极坐标方程r=a(1–bsinθ)没有尖锐的边角,故非接触卡没有尖锐的边角,从而能够避免对衣物、包包等的不慎划伤或损伤。
所述感应线圈12由绝缘铜导线组成,其中,所述绝缘铜导线包括铜丝,并且所述铜丝的直径为0.1毫米。绝缘铜导线是在铜丝外围均匀而密封地包裹一层绝缘材料形成的,能够防止导电体与外界接触造成漏电、短路和触电等事故,其中绝缘材料可以是PVC(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树脂、塑料和硅橡胶等。包括绝缘材料厚度在内的绝缘铜导线的直径大约为0.13mm。
在华虹公司扫频仪上的测试获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接触卡的静态谐振频率范围为15.60MHz~16.20MHz,即本实用新型中非接触卡的静态谐振频率与现有的非接触卡的读卡器的频率范围一致,使得LC串联谐振电路中电感能够与从读卡器接收到的电磁波产生谐振。由于感应线圈1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非接触卡提供电源,并且感应线圈12的电动势值与感应线圈12的匝数和感应线圈12的面积呈正比。现有的非接触卡的长度是80mm,宽为48mm,感应线圈的匝数为5。故本实用新型所述感应线圈12的面积值与所述感应线圈12的匝数值的乘积至少为19200平方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洋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洋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56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结构的高效热能集放器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图书智能定位与查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