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除臭系统的布气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4340.1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靳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环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周春发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除臭 系统 气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布气层结构,属于环保工程中生物除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环保工程中,臭气可以通过生物除臭塔进行净化之后排出。生物洗涤除臭塔和生物滴滤塔是两种重要的生物除臭技术。在生物除臭塔设计和建造时,塔底的布气层是一个关键部位,对于气体的均匀分布和循环液的及时回流影响较大。目前生物除臭塔的布气层内气体和循环液不分开,这种方式由于容易使风道内存积循环液,而不利于风道的检修,其次气体与流下的循环液不分开会影响气体在布气层的均匀分部,会导致气体不能均匀的进入生物除臭层,另外,还容易使气体进入循环液管道,而溢出到外面。而如何将臭气和循环液分开,使臭气及循环液各行其道,及如何提高臭气的净化效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将臭气与循环液分离的布气层结构及具有这种布气层结构的生物除臭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一种生物除臭系统的布气层结构,位于生物除臭塔内,包含有进气风道、接水槽、挡水板,所述接水槽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槽壁,下端连接在接水槽基座上,接水槽连接循环液回流管道,所述挡水板设在接水槽的上方,且设置在除臭塔内壁,其挡水板的内边缘延伸至接水槽的上方超过同侧接水槽槽壁内沿。
所述挡水板可为水平设置。
所述挡水板可为倾斜设置。
所述挡水板的高度高出接水槽80-100cm。
挡水板内边缘延伸至接水槽的上方超过同侧接水槽槽壁内沿10cm。
所述生物除臭塔外设有循环液池,循环液回流管道与循环液池相连。
所述布气层上依次设有生物除臭层、喷淋管道和出气风道。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布气层的进气风道和循环液回流通道是分开的,可防止风道进水,便于风道的检查维修;同时还可防止臭气进入循环液回流管道,防止臭气外溢;另外,该方式可使臭气在布气层分布更加均匀,解决因气水不分导致的气体分别不均的问题,使臭气均匀穿过生物除臭层,提高臭气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除臭系统及布气层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生物除臭系统及布气层结构,布气层结构位于生物除臭塔1内,该布气层结构包含有进气风道2、接水槽3、挡水板5,接水槽3的边沿向上延伸形成槽壁31,下端连接在接水槽基座4上,该接水槽基座4约1-2m高,但并不限定于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数值。挡水板5设在接水槽3的上方,且设在除臭塔1内壁,其挡水板5的内边缘延伸至接水槽3的上方超过同侧接水槽槽壁31内沿,该挡水板5可为水平设置,或者是上表面为斜面设置,也可为内边缘低于外边缘的整体倾斜设置,该挡水板5的高度可高出接水槽80-100cm。所述接水槽3还连接循环液回流管道6。接水槽3和接水槽基座4可以是混凝土结构,挡水板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碳钢防腐或不锈钢材质。
上述接水槽3和接水槽基座4可以置于生物除臭塔1的中间位置,挡水板5环除臭塔内壁设置,也可以接水槽3和接水槽基座4设置在一侧,挡水板设在另一侧,其组合的方式有许多种,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限定。
生物除臭系统的布气层结构位于生物除臭塔1的底部,布气层的上部设有喷淋装置7及生物除臭层8,顶部设有出气风道9,生物除臭塔1外设有循环液池(图中未示出),循环液回流管道6一端连接接水槽3,另一端连接除臭塔外的循环液池,循环液回流管6的口径由除臭塔的喷淋量决定。当使用该生物除臭系统时,循环液从循环液池进入喷淋装置7、喷洒在生物除臭层8的生物填料上,请参阅图1中深色箭头所示,一部分循环液向下流至挡水板5后流入接水槽3,另一部分循环液直接流入接水槽3,接水槽3内的循环液顺循环液回流管6流至循环液池,实现循环液的循环顺利流动和充分利用。请参阅图1中白色箭头所示,臭气通过进气风道2进入生物除臭塔1,气流上升从接水槽3和挡水板5中间的空间上升至布气层之上,通过生物除臭层8处理后从出气风道9排出,至此完成臭气与循环液的分离以及循环液的循环流动,形成完整的臭气净化程序。
以下为一具体的实施例的参数设置。
布气层内的接水槽基座4高度为1m,接水槽3深30cm,接水槽3与同侧挡水板5的垂直距离为100cm,挡水板板边沿超过接水槽3同侧边沿10cm,挡水板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挡水板具有倾斜角度,倾斜角度5°,便于循环液下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环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环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43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自动关窗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集装箱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