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频扩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3578.2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8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亚平 |
主分类号: | H04R27/00 | 分类号: | H04R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22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扩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音器,尤其涉及一种视频扩音器。
背景技术
扩音器于1950年由雷威发明,从那以后一代代的技术人员为它的完善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直至今天,国内有较多的电声行业厂家都有研制视频扩音器,主要用于教学、导游、户外活动。现在普遍流行的是视频扩音器,一般的视频扩音器携带方式都是一个旋转式的手提臂,手提臂占用额外的空间,并且在放下时会挡住扩音器其中的部位,使用方便性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视频扩音器,以提高使用方便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视频扩音器,包括用于承载电子元件的壳体、主控电路板以及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并用于播放声音的喇叭,还包括用于读取多媒体的多媒体组件以及用于播放视频的显示组件,主控电路板分别电连接多媒体组件和显示组件;壳体包括相互固定的面壳以及后壳,显示组件设在面壳上,多媒体组件及喇叭设在后壳上;后壳的上方设有用于方便提拿扩音器的提手槽。
进一步地,后壳上设有用于放置喇叭的圆筒槽,喇叭通过一圆筒罩固定在后壳上的圆筒槽上。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得喇叭在后壳上更加牢固,保证喇叭的音质不会失真,不会有杂音,从而使喇叭能发出更好、更宏亮的声音,使人听到的声音更加舒服。
进一步地,圆筒罩的筒壁上设有容许喇叭电线通过的线槽。
进一步地,后壳的下方设有电池盒,电池盒的开口朝下且其开口设有可拆卸的盒盖。这样的结构使得电池可以轻松从扩音器上拆下,使售后维修起来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后壳的底面设有方便抠开盒盖的凹槽,盒盖的内侧设有对应凹槽的凹坑。
进一步地,后壳设有用于容纳光碟的光碟盒,多媒体组件设在光碟盒背面,光碟盒的外侧设有光碟盖,光碟盖设在后壳上并可以相对于后壳旋转打开。
进一步地,光碟盖底部固定有与后壳连接的曲臂,曲臂的底端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由后壳与一固定板前后相互夹持,固定板固定在后壳上。
进一步地,后壳设有用于确定固定板相对于后壳的位置的定位柱,固定板上设有对应定位柱的定位孔。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使得固定板在安装的时候能够更方便,避免安装错位而出现旋转轴松动的情况。
进一步地,后壳设有用于限定光碟盖最大开启角度的限位楔块,曲臂设有对应限位楔块的限位板。
进一步地,后壳上固定有与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检测光碟盖开合状态的复位开关;在光碟盖开启和闭合过程中,曲臂均按压一次复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视频扩音器在后壳的上方加装提手槽,用户可以直接将手伸入提手槽内拎起扩音器,相比旋转式的提手臂,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同时因为可以直接提拉,所以使用方便性得到提高,而且不会对扩音器的外观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立体图(前方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立体图(后方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立体图(省略面壳);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壳立体图;
图5为图4中区域A放大图;
图6为图4中后壳装配固定板后区域A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碟盖与固定板、门锁开关、复位开关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喇叭与圆筒罩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壳底端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9所示。
本实施例的视频扩音器包括用于承载电子元件的壳体、主控电路板31、与主控电路板31电连接并用于播放声音的喇叭41、用于读取多媒体的多媒体组件32以及用于播放视频的显示组件21。主控电路板31分别电连接多媒体组件32和显示组件21。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组件21为显示屏,多媒体组件21为DVD机芯。
如图1、2所示,壳体包括相互固定的面壳11以及后壳12。显示组件21以及键盘组22均设在面壳11上。多媒体组件21及喇叭41设在后壳12上。在面壳11与后壳12装配时,面壳11与后壳12先通过卡接固定,然后通过螺钉实现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亚平,未经李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35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