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接线座的扣接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2472.0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0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远;徐文斌;萧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8 | 分类号: | H01H1/58;H01H9/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44221 | 代理人: | 李文 |
地址: | 2018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接线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接线座的扣接固定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开关装置的接线座设置斜向槽孔和建立一操作空间,而容许人员可简便装卸接线组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应用在电机、电子、自动控制系统,让操作者操作机台工作或电源开、闭状态的开关或开关指示装置,已属一公知技艺。这类开关装置包括一配置按压或旋转开关的连接部;连接部组合一开关接线座,用来连接电性导线;接线座内部配装有电性接点和接线组件(或操作组件),经按压或旋转开关驱动接线组件(或操作组件)控制电性接点的断路或通路状态。
这类开关装置的连接部通常在两边设有多个孔洞或嵌块;以及,接线座顶端的两边突出有扣勾,扣接连接部的孔洞或嵌块,使连接部组合连接多个并列形态的接线座。每个接线座的底部设有操作孔和装在操作孔内的螺丝,让人员可操作工具(例如,螺丝起子)插入,转动该接线组件的螺丝,连接不同的电性导线,来控制机台执行不同的工作。在很多应用的情形中,每一个并列的接线座又向下扣接另一个接线座,而构成一种多层并列形态的开关装置。
一个有关这类多层并列形态的开关装置在结构和应用方面的课题是,扣接或位在下层的接线座会封闭上层接线座底部的操作孔,这会造成人员无法操作工具插入接线座更换或拆装接线组件和电性导线。实务上,人员必须针对需要拆装的接线座位置,先将扣接在下层位置的接线座逐一拆离,直到该需要拆装的接线座的操作孔露出,才能执行更换或拆装作业;因此,整个更换或拆装作业麻烦而且费时,而这种情形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代表性的来说,这些参考资料显示了有关开关装置的接线座和其相关结合组件在使用和结构设计方面的情形。如果重行设计考量该接线座和相关组件结构,以及上述的应用情形,使其不同于常规,将可改变它的使用形态,增加它的应用范围,而有别于旧法。例如,在相较于公知技艺而言,每一个相扣接的接线座结构和相关的固定机构是特别被考量的,用以改变和解决该下层接线座封闭上层接线座底部(工具)操作孔的结构组织,避免造成人员更换或拆装接线组件和电性导线作业的麻烦、费时情形;或进一步使接线座的结构设计和拆装组合获得简便、快速等作用。而这些课题在上述的参考资料中均未被具体教示或揭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关接线座的扣接固定结构,提供一结构和操作简便等作用。该开关接线座包括第一端壁、第二端壁、两侧壁、上部和一底部,而共同界定出一腔室,配置接线组件。该接线座朝上部方向突出有一扣接部和形成在扣接部之间的空间,可装卸的扣合一连接部。以及,第一端壁朝上部方向形成有一斜向槽孔,而容许人员操作工具直接通过斜向槽孔和扣接部的空间,快速装卸电性导线;改善旧法装卸组件必须拆装多层并排形态接线座的麻烦、费时等情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开关接线座的扣接固定结构,该扣接部包括从第一端壁和两侧壁连接的区域突出的两个悬臂,以及连接在两悬臂之间的连接段,而共同界定出该空间;并且,使扣接部形成一ㄇ形(断面)轮廓。
根据本实用新型开关接线座的扣接固定结构,该第二端壁朝上部方向也形成有一斜向槽孔;以及,第二端壁和两侧壁连接区域朝上部方向突出有一扣接部和形成在扣接部之间的空间,而容许人员操作工具通过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的斜向槽孔和扣接部的空间,快速装卸电性导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合示意图;描绘了开关装置的连接部、至少两层(或上、下层)接线座扣接和并排组合的情形。
图2是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显示了连接部和接线座相关配合结构的情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剖视示意图;描绘了接线座容许直接操作工具拆装接线组件的情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修正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显示了接线座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的区域容许直接操作工具拆装接线组件的情形。
附图标记说明
10、20 接线座
11、21 第一端壁
12、22 第二端壁
13、23 操作孔
14、24 斜向槽孔
15、25 斜向弧形面
16、26 扣接部
16a、16b 悬臂
26a、26b 悬臂
16c、26c 连接段
16d、26d 凸部
17、27 空间
18、28 嵌接部
30 连接部
31 嵌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2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