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1607.1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邦;张丹;马永亭;覃强;赵小文;唐跃鹏;余华标;王京;徐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3/02;B01F15/06;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3 四川省成都市新区天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混合 系统 | ||
1.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包括氨气储存-蒸发器(1)、风机A(2)、氨空气混合器(3),所述氨气储存-蒸发器(1)和氨空气混合器(3)之间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气动球阀A(4)、球阀Q1(5)、球阀Q2(6)、球阀Q3(7)、调节阀(8)、球阀Q4(9)、气动球阀B(11)和止回阀Z1(12),所述球阀Q1(5)与球阀Q2(6)之间和所述球阀Q4(9)与气动球阀B(11)之间通过球阀Q5(11)连接,所述氨空气混合器(3)内设有喷氨管(13)和折流板(14),所述喷氨管(13)上开有孔,所述止回阀Z1(12)与所述喷氨管(13)连接,所述氨空气混合器(3)右侧与一蝶阀D3(2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A(2)和氨空气混合器(3)之间依次设有膨胀节A(15)、止回阀Z2(16)、电动蝶阀A(17)、蝶阀D1(18)、蒸汽加热器(19)、膨胀节B(20)蝶阀D2(21)、止回阀Z3(22),所述蒸汽加热器(19)连接有一蒸汽发生器(24),所述蒸汽发生器(24)和蒸汽加热器(19)之间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有球阀Q6(25)、球阀Q7(26)、气动球阀C(27)、球阀Q8(28),所述球阀Q6(25)与球阀Q7(26)和所述球阀Q8(28)和蒸汽加热器(19)进口之间通过球阀Q9(29)连接,所述蒸汽加热器(19)出口与排水口A(31)之间设有球阀Q10(30),所述球阀Q6(25)和球阀Q7(26)之间通过管路还连接有球阀Q11(32)和球阀Q12(33),所述球阀Q11(32)和球阀Q12(33)之间的连接管路与所述气动球阀A(4)和止回阀Z1(12)之间的连接管路呈平行布置,所述球阀Q12(33)与排水口B(3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器(19)还连接有一风机B(35),所述风机B(35)和蒸汽加热器(19)之间依次连接有膨胀节C(36)、止回阀Z4(37)、电动蝶阀B(38)和蝶阀D4(3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管路外部设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节A(15)、膨胀节B(20)和膨胀节C(36)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氨管(3)上开孔方向朝向所述氨空气混合器(3)空气进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14)与所述氨空气混合器(3)内侧壁的夹角为45~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器(19)内部采用蛇形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A(2)进风口连接有净化器A(40)和消声器A(4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空气混合系统,其特征至于:所述风机B(2)进风口连接有净化器B(42)和消声器B(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16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