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涂机的基板遮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1125.6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3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林丰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04 | 分类号: | B05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 基板遮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涂机油墨喷涂范围内的遮蔽技术,特别有关一种喷涂机的基板遮边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所见的印刷电路基板(PCB),其板面上必须披覆一层防焊油墨,该层防焊油墨通常可利用油墨喷涂机以喷涂湿墨的方式进行披覆。已知油墨喷涂机大致上可区分成静电喷涂及气压喷涂两种款式;在喷涂过程中,由喷枪所喷洒出的防焊油墨存在容易四处飞溅的问题。
且知,在喷涂过程中,大多是在一喷涂室内配置有喷枪及输送器,利用输送器将多个基板逐一载运至喷枪的喷洒区域内,以便喷洒防焊油墨于基板表面,随后利用输送器将已涂覆有防焊油墨的基板载运至喷涂室外,接续利用夹爪等夹持元件逐一的夹持已涂覆有防焊油墨的基板接受干燥作业。
其中,已涂覆有防焊油墨的基板为了便于夹爪的夹持,或为了其它传递基板用物件(例如是承载基板用的框架)的承持,通常会在基板双端侧分别预留出一留白面域,该留白面域中是不予披覆防焊油墨的,以便于作为夹爪接触夹持或承载元件接触承持的部位。
但是,由于基板在接受喷涂过程中,基板的整个表面(包括喷涂面域及留白面域)都必须显露于喷枪的喷涂路径上,再加上喷枪喷洒的防焊油墨存在有容易飞溅的现象,乃至于在利用夹爪夹持或利用承载元件承持基板时,容易沾粘到飞溅至留白面域中的防焊油墨,因而造成沾染。当夹爪或承持元件沾染到防焊油墨时,将影响到后序夹持或承持下一片基板时的清洁度,迫使基板覆墨的合格率大为减低。
除此之外,喷涂室中所配置的输送器周边也同样的容易沾染到飞溅的防焊油墨,而影响其载运的基板的洁净度;且知,喷涂室中所配置的输送器等物件,并不容易拆卸清洗,乃至于基板在覆墨过程的洁净度难以获得有效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改善传统基板双端的留白面域以及喷涂室中所配置的基板输送器周边容易沾染到油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喷涂机的基板遮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涂机的基板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输送器,包含一相互平行的双侧轨座,所述轨座内分别配置多个导持元件,所述导持元件在双侧轨座之间建构形成一输送面;
多个基板,接受所述导持元件的导持而于输送面上逐一移动,且基板的一表面规划有一喷涂面域,该喷涂面域接受一悬持于输送面上方的喷枪悬空喷涂油墨;
复数遮蔽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轨座上,所述遮蔽元件形成有一端墙,该端墙延伸至轨座上方并且悬空遮挡该喷涂面域的双端侧,使该喷涂面域的双端侧于喷涂油墨后分别形成一留白面域。
在进一步实施上,所述导持元件包括由一传动链条带动的多个导引轮,该输送面由多个导引轮建构形成,且所述基板接受所述导引轮的导持。
在进一步实施上,该遮蔽元件以面对面接触方式配置于轨座上。
在进一步实施上,该遮蔽元件是以磁吸式配置于轨座上。
在进一步实施上,该遮蔽元件为轨座边框的一部分。
在进一步实施上,该端墙呈斜倾状,使该端墙斜倾延伸至轨座上方而能悬空遮挡该喷涂面域的双端侧而形成留白面域。
在进一步实施上,该端墙上形成有至少一集墨沟槽,该端墙经由集墨沟槽悬空遮挡该喷涂面域的双端侧而形成留白面域。
在进一步实施上,该遮蔽元件还形成有一临界于端墙的端侧油墨的导壁,该轨座外端附设有一油墨的收集槽,该导壁由轨座朝向收集槽方向低陷斜倾。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技术效果在于:
1.经由遮蔽元件的配置,使基板在接受喷枪喷涂油墨时,能够悬空遮挡基板表面的双端侧,使基板表面的双端侧分别形成不易遭受油墨沾染的留白面域,以便于留白面域在提供夹爪夹持或承载元件承持时,不易连带迫使夹爪或承载元件遭受到油墨的沾染,进而提升基板双端的留白面域在覆墨过程的洁净度。
2.该遮蔽元件同时能遮挡基板双侧的输送器,避免输送器同时遭受到油墨的沾染。
3.该遮蔽元件可采磁吸式配置,便于拆卸清洗。
4.利用遮蔽元件的端墙呈斜倾状的特征,产生悬空遮挡作用,使油墨不易喷涂至基板双端的留白面域。
5.利用端墙上至少一个集墨沟槽的设置,收集喷洒至端墙上囤积的油墨,避免端墙上的油墨直接地流窜至留白面域。当集墨沟槽填满油墨时,经由遮蔽元件具有上述便于拆卸的特性,而能将喷涂室内的遮蔽元件卸除至外界加以清洗。
为了能够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细节,请继续参阅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如后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1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