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保健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0869.6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5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大同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5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枕,尤其涉及一种主要用于保护劲椎的颈椎保健枕。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坐姿或睡姿不正确导致颈椎长期劳损所引发的一种病变。颈椎病的患者会出现颈背疼痛、上肢无力、头晕、恶心等症状,有了颈椎病会引起诸多不便,颈椎病对精气神下降的中老年人是最大的受害者,年轻化了的颈椎病还危及部份青年人。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至9个小时,即每天有1/4至1/3的时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所以采用适合颈部生理弯曲要求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传统枕头的设计没有针对保护颈椎,使颈部软组织过度紧张疲劳,久而久之会造成颈部骨骼出现形态上的改变,引起退行性病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主要用于保护劲椎的颈椎保健枕。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颈椎保健枕,由枕芯和枕套构成,所述枕芯包括用于放置人体颈部的枕座,所述枕座两端的上面分别设有一个侧枕,所述侧枕的内侧表面的底部到顶部为逐渐远离所述枕座中心的圆滑过渡斜面,两个所述侧枕顶部的高度相同且比所述枕座的上表面高3~5cm,两个所述侧枕的内侧表面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5~18cm,所述枕座的宽度为8~10cm,所述枕座的高度为4~6cm,所述侧枕由内到外的宽度为5~9cm。
上述结构中,枕座和两个侧枕共同形成一个凹槽,该凹槽的长、宽、高尺寸与人体颈部的尺寸基本一致。使用时,人体颈部枕于该凹槽中,人体头部后脑、人体背部和枕座的底部基本持平,或者,人体头部前额、人体胸部和枕座的底部基本持平,所以,颈椎基本不再承受压力,从而保护了颈椎。
具体的,两个所述侧枕的内侧表面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6cm,所述枕座的宽度为9cm,所述枕座的高度为5cm,所述侧枕由内到外的宽度为7cm。
作为优选,所述圆滑过渡斜面为外凸弧形面,以适应颈部适度的活动并能有效限位。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枕与所述枕座为一体成型结构;两个所述侧枕与所述枕座由木材加工而成,所述枕套由纯棉毛巾制作而成,这样舒适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人体颈部的尺寸一致的枕座,使人体头部后脑、人体背部和枕座的底部基本持平,或者,人体头部前额、人体胸部和枕座的底部基本持平,无论是将本保健枕置于床上睡觉,还是将本保健枕置于躺椅靠背上休息,都能实现颈椎基本不再承受压力的目的,使颈椎始终处于最放松的状态,从而保护了颈椎,能有效预防和适度治疗颈椎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颈椎保健枕的枕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颈椎保健枕由枕芯和枕套构成,枕芯包括用于放置人体颈部的枕座1,枕座1两端的上面分别设有一个侧枕2,两个侧枕2与枕座1为一体成型结构,侧枕2的内侧表面的底部到顶部为逐渐远离枕座1的中心的圆滑过渡的外凸弧形面3,两个侧枕2的顶部的高度相同且比枕座1的上表面高4cm,即H1-H2=4cm,两个侧枕2的内侧表面的底部之间的距离L2为16cm,枕座1的宽度L3为9cm,枕座1的高度H2为5cm,侧枕2由内到外的宽度即(L1-L2)/2的值为7cm。图中还示出了枕座1的底部的长度L1为30cm,侧枕2+枕座1的高度H1为9cm。
结合图1,两个侧枕2与枕座1均由木材加工而成,优选新鲜柏木或彬木。枕芯外面还套装有枕套,枕套由纯棉毛巾制作而成,图中未示出枕套,是因为枕套就是直接套装在枕芯上的,为常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枕芯,所以为对枕套进行图示和太多的说明。
如图1所示,枕座1和两个侧枕2共同形成一个凹槽4,凹槽4的长、宽、高尺寸与人体颈部的尺寸基本一致。使用时,人体颈部枕于该凹槽4中,人体头部后脑、人体背部和枕座1的底部基本持平,或者,人体头部前额、人体胸部和枕座1的底部基本持平,所以,颈椎基本不再承受压力,从而保护了颈椎。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比如:枕芯的尺寸还可以适度变化;枕芯材料还可以为塑料;枕套还可以为绒布等;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大同,未经李大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0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脉冲放大触发电路的低噪音倍频器
- 下一篇:一种适合颈椎病人使用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