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蒸汽烫刷功能的电吹风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70024.7 | 申请日: | 2014-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麦伟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伟坚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45D2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功能 电吹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吹风,具体涉及一种带蒸汽烫刷功能的电吹风。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我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到异地就业或出差上,因此对护理电器的综合功能和便携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电吹风只有吹风功能,而传统的电烫斗因其带有金属熨板或大型加热部件,重量和体积较大而不便外出携带。现有的迷你型电烫斗、电烫刷,虽然体积和重量都有一定的减小,若与电吹风等便携电器一同携带使用,因他们各自的功能单一,也会造成重量、体积的增加,不适应现代人轻装出门的需求。另有电吹风与电熨斗二合一的电器,其原理为将大块的金属烫板与电吹风手柄实行简单地连接,使用吹风功能的时候必须要将金属烫板拆下来,使用麻烦、不方便,而且金属烫板重量重,携带不便,温度调节功能差,没有蒸汽湿润功能,适应熨烫的服装种类少,使用不慎容易烫坏衣服。还有现在电烫刷的蒸汽发生器内部结构呈平面形状,当水进入加热器的时候,水的可流动性差,只能到达某一加热部位,导致不能即时充分利用整块加热板的热量进行加热,水汽化为蒸汽的时间出现延迟。当加热结构提供的热量远不能满足水汽化为蒸汽的时候,水就会从蒸汽出口流出,导致蒸汽结构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蒸汽烫刷功能的电吹风,它拥有切换使用吹风与蒸汽烫刷的功能,且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带蒸汽烫刷功能的电吹风,包括机体与手柄,所述机体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前端与后端分别设有出风口与进风口,所述机体内部中间设有U型蒸汽发生器、紧靠出风口一端设有风加热组件、正对进风口一端设有电机与风轮,所述手柄内部下端与表面上端分别设有水杯与喷水按钮,所述喷水按钮上面设有吹风与烫刷选择按钮、手柄折叠结构及加热LED指示灯,左下侧设有吹风控制开关。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所述U型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内腔与盖子,所述加热内腔底部与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及蒸汽出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水导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内腔设有将水均匀分布的分隔条及阻止水溅出蒸汽出口的凹形加热挡板。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发生器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发生器上下两个表面设有隔热层。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机体整体呈中间凸起的圆锥型。
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柄设有电路控制部分,所述电路控制部分设有LED灯与保险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蒸汽发生器安装在电吹风主体内侧的吹风、蒸汽烫刷一体式结构解决了传统电吹风与熨斗二合一电器的在使用吹风功能时必须拆分烫板的麻烦,使用方便,便携性好,适合推广;
2、解决了传统电吹风与熨斗二合一电器对各种衣服熨烫的适用性差的问题;
3、解决了蒸汽发生器加热内腔因平面型结构而容易导致水汽化为蒸汽出现延迟、严重时出现漏水的问题;
4、蒸汽发生器加热内腔中的分隔条能够分散水分到不同部位的加热内腔中,做到均匀加热;蒸汽发生器的水导管沿着加热挡板中延生到加热内腔U型结构一侧,能够让喷出的水具有一定温度更容易汽化为水蒸气;
5、解决了现有小型电吹风、熨斗两种电器的功能独立单一性,若想拥有吹风及熨烫衣服两种功能,需同时带电吹风、熨斗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结构展平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控制图。
在图中,1、手柄;2、机体;3、进风口;4、电机;5、风轮;6、风加热组件;7、出风口;8、外壳;9、蒸汽发生器;10、温度传感器;11、吹风、烫刷选择按钮;12加热LED指示灯;13、手柄折叠结构;14、喷水按钮;15、吹风控制开关;16、水杯;17、电线;18、加热内腔;19、加热内腔盖子;20、进水口;21、水导管;22、出水口;23、加热挡板;24、分隔条;25、凹形加热挡板;26、蒸汽出口;27、隔热层;28、保险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伟坚,未经麦伟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70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式防雷电缆
- 下一篇:核设施放射性湿固体废物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