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IT多功能新型生物安全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9936.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7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盛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1/00 | 分类号: | B01L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it 多功能 新型 生物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安全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IT多功能新型生物安全柜。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生物安全柜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面临很多危险因素,包括:研究人员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搅拌机、离心机、加热装置等操作时,将电源直接插在插座上,进行固定时间的操作,需要自己看看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容易发生疏忽想,导致发生一些意外,造成安全事故;对于生物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利用生物安全柜来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如果操作者长时间近距离在柜前,那么感染的概率会大大提高;对于操作生物安全柜的实验过程,人工记录有时不够全面或有时遗忘,从而导致计时误差,并且不便于后续的查询和统计。因此,如何有效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和降低实验环境对操作者的感染系数,现在的生物安全柜还有许多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新型生物安全柜,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了实验环境对操作者的感染系数,减小了实验计时误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CIT多功能新型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在柜体内设有排风系统和过滤系统,所述生物安全柜包括总控制器和移动遥控器,移动遥控器与总控制器通讯连接,总控制器包括用于检测柜体内环境状态的N个传感器、A/D转换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传感器通过A/D转换器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存储器和显示器连接;在柜体上设有M个插座,总控制器包括M个计时器,计时器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M个插座连接,M个计时器按照一对一的关系与M个插座相对应;在总控制器上设有电源插座开闭开关。
优选地,存储器为E2ROM存储器。
优选地,M个插座设在柜体的背板上。
优选地,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粉尘传感器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总控制器包括接收端、隔离器和输出端,移动控制器与接收端通讯连接,接收端通过隔离器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生物安全柜中设置总控制器,总控制器可以检测柜体内的环境状态并进行显示和存储,操作者可以实时了解和掌握柜体内的实验状态,方便了操作者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通过设置计时器和插座,通过预设实验时间并通过计时器进行计时,由总控制器控制插座的通断电,无需操作者人工计时并长时间近距离站在柜前对实验状态进行监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并降低了实验环境对操作者的感染系数;采用计时器进行计时,避免了人工计时导致的计时误差,也便于后续对实验时间进行查询和统计;通过设置移动遥控器和总控制器进行远程控制,提高了生物安全柜的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CIT多功能新型生物安全柜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CIT多功能新型生物安全柜的控制原理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CIT多功能新型生物安全柜,包括柜体,在柜体内设有排风系统和过滤系统。
在生物安全柜中设有总控制器和移动遥控器,移动遥控器与总控制器通讯连接,具体地总控制器包括接收端、隔离器和输出端,移动控制器与接收端通讯连接,接收端通过隔离器与微处理器连接,微处理器与输出端连接;在生物安全柜中设置总控制器,总控制器可以检测柜体内的环境状态并进行显示和存储,操作者可以实时了解和掌握柜体内的实验状态,方便了操作者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并且,通过移动遥控器对总控制进行远程控制,实现了生物安全柜的远程智能控制,可以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控制器包括用于检测柜体内环境状态的传感器、A/D转换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所述传感器通过A/D转换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和显示器连接;具体地传感器可以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粉尘传感器中一种或多种,通过设置多个传感器可以全方位地对柜体内部的环境状态进行检测,通过微处理器在存储器中进行存储并在显示器上进行显示,从而方便对实验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并可以直观地观察和监控柜体内的实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99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用组件
- 下一篇:铝镍复合带的覆合结构及其与保护元件引脚的焊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