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蓄热式热力焚烧炉用蓄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8076.0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6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小平;莫立勤;欧伟强;魏桃;林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G5/46;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214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蓄热 热力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热体,具体涉及一种带支撑凸台的蓄热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专利名称为“一种蓄热式热力焚烧炉用蓄热体”,专利申请号为“2011200842976”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在蓄热体底部设置凹槽结构形式的焚烧炉用蓄热体,但它存在受力点少,导致蓄热体放置不稳定的问题;凹槽结构形式的焚烧炉用蓄热体虽然可以减小空气的流通阻力,但存在气流分布不均匀的问题;由于蓄热体之间存在尺寸大小差别,所以安装起来不方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各层蓄热体之间放置稳定,蓄热体内部气流分布均匀的改进型蓄热式热力焚烧炉用蓄热体。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蓄热式热力焚烧炉用蓄热体,它包括蓄热体,其外形为长方体,所述蓄热体呈直通方孔的蜂窝状,蓄热体蜂窝孔的形状为正方形,在所述蓄热体底面设有支撑凸台,在所述支撑凸台上设置支撑凸台蜂窝孔,所述支撑凸台分为四个或五个,所述支撑凸台设置在所述蓄热体底面的直角处或中心处。
所述蓄热体蜂窝孔和支撑凸台蜂窝孔大小相同,形状都为正方形,其边长为2.8mm,孔壁厚为0.9mm。
所述支撑凸台的大小为5孔X5孔或6孔X6孔或7孔X7孔或8孔X8孔或9孔X9孔或10孔X10孔或11孔X11孔或12孔X12孔。
所述支撑凸台设置在所述蓄热体底面的直角处时,所述支承凸台距离蓄热体边缘分别为1-10个孔。
所述支撑凸台的高度为3-15mm。
所述蓄热体蜂窝孔孔数为30孔或40孔或50孔。
所述蓄热体蜂窝孔孔数优选为40孔。
所述支撑凸台的大小优选为8孔X8孔。
所述支撑凸台的高度优选为10mm。
所述支承凸台距离蓄热体边缘优选为3个孔。
所述支撑凸台设置四个时,它们均匀分布在蓄热体底部的四个直角处;所述支撑凸台设置五个时,其中四个均匀分布在蓄热体底部的四个直角处,另外一个设置在所述蓄热体底部中心处。
所述蓄热体成份包括堇青石细粉、刚玉石细粉、莫来石细粉。
所述支承凸台可以采用整体蓄热体切除成型后烧制,也可采用粘结成型后烧制。
在蓄热体处于快速蓄热和释热的工作状态下,蓄热体之间紧密接触,由于蓄热体采用支承凸台,它的蜂窝孔即使对不上,这样也可以使冷热空气从切角处顺利通过,从而减轻了气体阻力。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凸台,可以使冷热空气从切角处顺利通过,从而减轻了气体阻力,而且支撑凸台的存在,保证了蓄热体内部气流的均匀分布,采用多个支撑凸台,增加了受力点,保证了各层蓄热体之间放置稳定,所述支撑凸台距离蓄热体边缘设有1-10个孔,保证蓄热体大小尺寸存在差别时可以错位堆放,提高整体堆放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蓄热式热力焚烧炉用蓄热体,它包括蓄热体1,其外形为长方体,所述蓄热体1呈直通方孔的蜂窝状,蓄热体蜂窝孔2的形状为正方形,在所述蓄热体1底面设有支撑凸台3,在所述支撑凸台3上设置支撑凸台蜂窝孔4,所述支撑凸台3分为四个或五个,所述支撑凸台3设置在所述蓄热体1底面的直角处或中心处;所述蓄热体蜂窝孔2和支撑凸台蜂窝孔4大小相同,形状都为正方形,其边长为2.8mm,孔壁厚为0.9mm;所述支撑凸台3的大小为5孔X5孔或6孔X6孔或7孔X7孔或8孔X8孔或9孔X9孔或10孔X10孔或11孔X11孔或12孔X12孔;所述支撑凸台3设置在所述蓄热体1底面的直角处时,所述支承凸台3距离蓄热体1边缘分别为1-10个孔;所述支撑凸台3的高度为3-15mm;所述蓄热体蜂窝孔2孔数为30孔或40孔或50孔;所述蓄热体蜂窝孔2孔数优选为40孔;所述支撑凸台3的大小优选为8孔X8孔;所述支撑凸台3的高度优选为10mm。本实用新型采用支撑凸台,可以使冷热空气从切角处顺利通过,从而减轻了气体阻力,而且支撑凸台的存在,保证了蓄热体内部气流的均匀分布,采用多个支撑凸台,增加了受力点,保证了各层蓄热体之间放置稳定,所述支撑凸台距离蓄热体边缘设有1-10个孔,保证蓄热体大小尺寸存在差别时可以错位堆放,提高整体堆放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80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亮度无损失视点可调的裸眼3D显示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距离计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