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801.2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岳斌;王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斌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引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 肠道、胆道等的引流。外科引流的目的一方面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 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另一方面是便于术后观察手术区内有无活动性出血或缝(吻)合处漏出,检查监测各种引流液的性状、数量和成分的变化。临床上常用的引流管是一种由医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管子,但是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为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术后需要把引流管固定。常用的固定方式是采用丝线缝合固定,但是缝合的操作容易增加组织创伤,增加组织 感染机会,而且缝合线牵引组织还容易造成患者疼痛。另外,长时间的缝合线牵扯容易造成 组织切割,加重组织创伤,且组织割断后缝线脱落,需再次缝合以固定引流管。再有,缝合固 定所需的器具较多,操作不便。
此外,由于术后患者的自主翻身、活动等原因,术中放置的引流管常常在引流管拔出之前自主滑出或者部分向外滑出,这不仅造成了引流效果大大减弱,并且极大地增加了刀口以及刀口内部感染的几率。
而且,目前的引流管只是单管结构,若伤口内部出现感染或者其他原因需要清洗时,需要另外设置一根进水管,通过进水管注入清洗液体,然后由引流管排出,该种方式需要为每个管子分别开有创口,不利于患者的伤口恢复,以及增加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引流管难以固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引流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引流管,包括管本体,所述的管本体上形成有止挡块,所述止挡块为径向围绕所述管本体一周的盘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止挡块上表面覆有至少一层吸液垫,所述吸液垫的外径大于止挡块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垫的上表面覆有敷贴,所述敷贴的外径大于吸液垫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本体内形成有将内腔分隔成两路相互独立通道的瓣膜。
进一步的,所述两路通道的长度不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管本体的外表面还围有一层外侧壁,所述外侧壁与管本体的外表面围成气囊腔,所述管本体的前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腔在管本体的前部截止形成。
优选的,所述的引流管和止挡块均为橡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设置有止挡块,该止挡块为盘状结构,可以贴敷于皮肤表面,通过固定止挡块即可以方便地将引流管进行固定。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引流管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引流管另外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引流管再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引流管再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引流管再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参见图1、图2所示,包括管本体1,管本体1上形成有止挡块2,止挡块2为径向围绕所述管本体1一周的盘状结构。在使用时,将管本体1的底端插入至皮肤组织内,将盘状的止挡块2止覆于皮肤外表面,由于止挡块2凸出于管本体1,因此可以比较方便的将其固定在皮肤上,比如采用敷贴将其粘附在皮肤表面即可,进而实现了将管本体1的固定,无需采用缝合方式固定,减少了刀口感染机率,另外一方面可以起到限位止挡作用,固定牢固,不会出现管本体1滑入或者滑出的活动,进一步减小了刀口内部的感染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斌,未经岳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介质
- 下一篇:组合散热型LED玉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