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7610.6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群伟;李群;孟庆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2 | 分类号: | E04G11/2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地址: | 0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筑物 撑杆 施工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构筑物施工操作平台,尤其是一种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属于建筑施工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滑模工艺以其施工成本低、工程进度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筒仓结构、储水罐、桥墩、塔形结构等构筑物建设施工中。但是,目前在塔状构筑物滑模施工时通常将液压升降千斤顶安装在支撑杆上,由支撑杆来承受整个滑模施工平台的荷载,因此施工现场的支撑杆一般采用直径为48mm、壁厚为3.5mm的钢管材质。由于支撑杆作为工艺辅助结构需要预埋到构筑物的混凝土中,特别是针对造粒塔等高度为100多米的构筑物,支撑杆均匀分布在塔体环型壁上,并且在施工结束后支撑杆不能回收利用,造成了大量钢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能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程质量、避免钢材浪费的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它包括上操作平台、上夹持器、下操作平台、下夹持器和液压升降千斤顶,所述上操作平台固定在上夹持器的上方,所述下操作平台固定在下夹持器的上方,所述上夹持器、下夹持器均为由两个半圆形夹持架铰接形成的开口卡环结构,在卡环开口处设置夹持油缸,在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之间安装一组液压升降千斤顶。
上述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所述上夹持器、下夹持器的夹持架内侧均配装卡瓦,所述卡瓦为由一组瓦片拼成的圆环结构,所述瓦片的内侧面与构筑物外侧壁匹配,瓦片外侧面为楔形圆弧面,所述楔形圆弧面与夹持架内壁匹配。
上述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所述瓦片内侧面的摩擦系数大于外侧面摩擦系数。
上述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所述上夹持器、下夹持器的上端面均固定安装卡瓦上限位钢板,在上夹持器、下夹持器的下端面均固定安装卡瓦下限位钢板,所述卡瓦上限位钢板和卡瓦下限位钢板均水平布置,在卡瓦上限位钢板和卡瓦下限位钢板之间形成卡瓦升降滑槽。
上述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千斤顶下端固定在下夹持器的上端面上,其上端通过连接柱与上夹持器底面装配,液压升降千斤顶数量与塔状构筑物直径相匹配,它们沿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周向均匀布置。
上述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千斤顶通过液压油路与施工现场的液压站连通,在液压油路上设置液压锁。
上述塔状构筑物无支撑杆滑模施工操作平台,所述上夹持器或下夹持器的夹持油缸数量不少于两组,它们平行布置,固定在上夹持器或下夹持器的一个半圆形夹持架非铰接端,其伸缩臂与另一个半圆形夹持架非铰接端固定装配。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塔状构筑物滑模施工的操作平台,它通过上夹持器及下夹持器将上操作平台和下操作平台固定在构筑物外侧壁上,当其下夹持器处于夹紧工作状态时,可利用升降千斤顶推动上夹持器及上操作平台向上移动,当其上夹持器处于夹紧工作状态时,可利用液压升降千斤顶提升下夹持器及下操作平台,由此实现了上操作平台及下操作平台的升降动作。本实用新型在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的夹持架内侧均配装卡瓦,通过卡瓦、夹持架与夹持油缸的配合使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稳定地附着在构筑物的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的卡瓦瓦片内侧面的摩擦系数大于外侧面摩擦系数,既保证了在上夹持器或下夹持器处于夹紧状态时,卡瓦与构筑物的外侧壁能够紧密贴合,又实现了在上夹持器或下夹持器处于松开或夹紧过程中,卡瓦能在夹持架的卡瓦升降滑槽中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在液压升降千斤顶与施工现场液压站连通的液压油路上设置液压锁,保证了施工过程中上操作平台及下操作平台的稳定性,确保了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及设备的平稳运行。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稳定可靠的特点,它进一步降低了塔状构筑物的施工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避免了钢材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夹持器、下夹持器俯视图;
图4是图3中I处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卡瓦俯视图;
图7是图6中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升降千斤顶液压油路图;
图9~图1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7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稻鳖共作的稻田改造方法
- 下一篇:提醒的创建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