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昆虫的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5915.3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文心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昆虫 诱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的捕捉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昆虫的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昆虫被认为是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害虫之一,但是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昆虫在茶叶的种植过程中还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比如说可以提高茶叶浸泡后的清香味等作用,因此,对于昆虫的研究渐渐重要起来。
但是有的昆虫的个头较小,不易捕捉,现在所常用的一些补虫用具,大多会对昆虫本身有一定的损害,由于,昆虫的个头较小,用这种会对昆虫有损害的补充工具进行捕捉时,对它造成的损害往往是致命的,不利于后期的研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昆虫的诱捕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诱捕到的昆虫不会有损害,具有较正常的生命体征,比较有利于对昆虫做后期研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昆虫的诱捕装置,包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固定连接内壳,所述内壳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底座外侧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壳下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壳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内壳和外壳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和内壳的网孔直径设置为:当外壳与内捕虫网的网孔重合时,能通过昆虫;当外壳沿底座旋转使其网孔与内壳的网孔交叉时,不能通过昆虫;所述外壳上部设置有盖体,所述内壳内部底座上设置有诱捕剂。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上部也设置有盖体I。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引诱剂可以将昆虫引诱到内捕虫网内部;外壳和内壳的网孔设置为可以通过昆虫,方便昆虫进入,当外壳沿底座旋转使其网孔与内壳的网孔交叉时,网孔变小,不能通过昆虫,可以使昆虫被轻松的留置在捕虫装置中;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可以实现捕捉生命体征正常的昆虫的目的,为昆虫的研究提供较好的实验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和内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沿底座旋转后,外壳和内壳的网孔交叉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含有底座1,所述底座1上部固定连接内壳2,所述内壳2外部设置有外壳3,所述底座1外侧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壳3下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壳3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内壳2和外壳3设置为网状结构,所述外壳3和内壳2的网孔直径设置为:当外壳3与内捕虫网2的网孔重合时,能通过昆虫;当外壳3沿底座1旋转使其网孔与内壳2的网孔交叉时,不能通过昆虫;所述外壳3上部设置有盖体4,所述内壳2内部底座1上设置有诱捕剂,所述内壳2上部也设置有盖体I。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新鲜的昆虫信息素作为引诱剂放入到内壳2内部的底座1上,将外壳3通过螺纹与底座1连接,旋转到外壳3和内壳2的网孔重合的状态, 将诱捕装置放入到昆虫经常出现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一下,看看里面有没有昆虫,如果有了,就将外壳3沿底座进行旋转,使外壳3的网孔和内壳2的网孔交叉,这样就把昆虫无伤害的捕捉到了,然后打开盖体4和内壳2上部的盖体I,将昆虫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文心,未经卢文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5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