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轴流循环输送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3676.8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胡雨武;王平华;简启祥;杨恭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4 | 分类号: | F04D2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轴流 循环 输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体输送机械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卧式轴流循环输送泵结构。
背景技术
轴流泵是靠旋轮叶轮的叶片对液体产生的作用力使液体沿轴线方向输送的泵。是一种利用叶轮旋转对水体产生推力(升力)工作的大流量低扬程的水泵,有立式、卧式、斜式及贯流式数种,在低扬程、大流量的场合应用及其广泛。但是传统的卧式轴流泵叶轮外径处本体是整体结构,泵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叶轮高速圆周旋转,输出介质的流动使叶轮外径处的泵体部位严重磨损,导致泵性能下降而不能正常工作。另外传统的卧式轴流泵在泵体的填料箱位置上多采用泵体与轴套之间间隙配合,但轴套与泵体之间的直径间隙磨损超过约8mm后,密封泄漏严重,将造成设备停车。而且泵体磨损后只得更换,大大增加了泵的使用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203183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化工轴流泵,该轴流泵是在泵体与叶轮配合处设置一个短接,短接通过螺栓与泵体法兰连成一体;在泵体与填料箱位置增设一个耐磨环,耐磨环外周与泵体通过过盈配合,内周与轴套间隙配合。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短接,并通过螺栓连接,使得操作维修时拆卸比较方便,同时通过磨损环加长接触距离,减少介质压力,保证了填料处的密封可靠性,降低了处理或更换泵体造成的较高成本。但是,运行的设备总是有使用寿命,疏于管理时总会发生故障,特别是在现代化大装置的连续生产过程中,如果独立运行的系统装置的关键大设备发生故障。因此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总要进行维护和检修,然而,在上述卧式轴流泵中,在检修时需将各部件进行逐一拆卸后,才能进行检修,检修好后又再进行重新装配,这一工作量和对生产的影响极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传统的卧式轴流泵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尤其是在大型磷化工生产中,一台7000立方/小时以上的磷酸浓缩系统的大型卧式轴流循环输送泵,如果轴承、轴套或泵轴等发生故障需进行拆卸、装配检修,其检修工作量大,检修时间长,检修危险性高,同时在检修过程中对生产的影响极大,造成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因此,如何研制一种便于检修、检修时短、方便操作、设备运行效率高的卧式轴流泵,是现代化工业生产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轴流泵在检修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卧式轴流循环输送泵结构。通过该轴流泵可简化检修过程中对泵的拆装工艺,大大提供泵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卧式轴流循环输送泵结构,包括泵壳、叶轮及贯穿于泵壳的泵轴,在泵轴上依次套装有填料函、轴承箱及过渡联轴器,所述叶轮安装在远离过渡联轴器一端,并通过设置与泵轴端部的叶轮压盖固定,所述泵壳靠近叶轮压盖一端连接有异径连接管,在异径连接管出口连接有平行直角管,所述平行直角管上设置有进人孔。
所述泵壳及平行直角管上方均安装有膨胀节。
所述填料函与叶轮之间设置有前轴套。
所述填料函为对开式填料函。
所述泵壳及叶轮均采用材质为CD4MCu的双相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流泵的平行直角管上设置进人口,检修时,人员通过进人孔进入泵口后,仅需将叶轮压盖拆除,再将泵轴过渡联轴器、对开式填料函及其填料拆除,拆卸轴承箱各连接螺栓后,即可将泵各零部件进行抽拆除和进行反序插入安装,大大减少了检修时的拆卸和安装工序,提高检修效率,完成一次故障中修的主要工作量可节约2/3以上的工作量;由于叶轮与泵壳采用点焊固定后打磨平整,这样不仅不会对设备本身造成损伤,而且还可精确的保证叶轮与泵壳的安装间隙及位置度。采用本实用新型使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得到明显和高效的提升,极大的减少了现场作业时间,作业安全风险较大程度上得到可靠的控制,作业技术低难度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适应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壳,2-泵轴,3-轴承箱,4-叶轮,5-叶轮压盖,6-前轴套,7-填料函,8-过渡联轴器,9-异径连接管,10-平行直角管,11-膨胀节,12-进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3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层流送风天花
- 下一篇:水晶坯件磨抛系统及其磨抛辊往复运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