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2938.9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69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杰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地址: | 31805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池组装的,电量利用率更高的新型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对提供给电动车动力能源的蓄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能对电动车动力提供持续的电力成为蓄电池行业的其中一大难题,在现有蓄电池内电解液容积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如何更加有效的提高蓄电池的电量利用率成为眼下能够打破行业标准的最佳突破口。
现有的电动车内的蓄电池一般包括电池组、电池组支架以及连接各个电池正极、负极之间的连接片,连接片包括双W环形镍片与镍片引线,电流需要环流整个环形镍片,相当于连接电池的导体长度过长,导致其电阻增大,电流小,损耗大,电量利用率低和简便装配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量利用率较高的新型电池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新型电池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上盖、下盖与电池,上、下盖匹配的一端边缘均设有定位卡槽,上、下线路板固定支架通过定位卡槽与上、下盖连接;所述上、下盖为上下对称设计,所述上、下盖上设有若干依照电池外部尺寸设计的电芯容孔,所述电芯容孔呈W形阵列排布,在各个电芯容孔处从上、下盖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均设有座托,所述各个座托使得上、下盖外表面形成了若干组凹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内均设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厚度与座托高度匹配;所述连接片包括双W环形镍片,在双W环形镍片的双W之间一体成型有两个平行搭条;在双W环形镍片外侧一体成型有一镍片引线;在座托外表面覆盖一层绝缘纸。
所述连接片上与电池正、负极匹配处以及在镍片引线处开有焊接孔。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上与电池正、负极接触的连接片在其双W形孔之间一体成型有平行的搭条,使得单个电池之间的连接导线变短,根据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与跟它的长度成正比,所以,电阻变小,电流增加,单个电池内的电量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绝缘纸的覆盖,可以保证在电池组装入电动车内后,避免与其他金属零件发生导电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池组,包括上盖(1)、下盖(2)与电池(14),上、下盖(1)、(2)匹配的一端边缘均设有定位卡槽(3),上、下线路板固定支架(4)、(5)通过定位卡槽(3)与上、下盖(1)、(2)连接;所述上、下盖(1)、(2)为上下对称设计,所述上、下盖(1)、(2)上设有若干依照电池(14)外部尺寸设计的电芯容孔(5),所述电芯容孔(15)呈W形阵列排布,在各个电芯容孔(15)处从上、下盖(1)、(2)的外表面向外延伸均设有座托(8),所述各个座托(8)使得上、下盖(1)、(2)外表面形成了若干组凹陷部(9),所述凹陷部(9)内均设有连接片(6),所述连接片(6)厚度与座托(8)高度匹配;所述连接片(6)包括双W环形镍片(10),在双W环形镍片(10)的双W之间一体成型有两个平行搭条(11);在双W环形镍片(10)外侧一体成型有一镍片引线(12);在座托(8)外表面覆盖一层绝缘纸(7)。
所述搭条(11)处于双W的两个底脚与对应底脚之间的连线处。
所述连接片(6)也可以为钢片镀镍。
所述连接片(6)上与电池正、负极匹配处以及在镍片引线(12)处开有焊接孔(13)。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电池组的组装作出说明:
首先,将设有下线路板固定支架(5)的下盖(2)平放,往下盖(2)的电芯容孔(15)内放置电池(14),接着将电路板放置在下线路板固定支架(5)上,再将固定有上线路板固定支架(4)的上盖(1)盖在电池组上,电芯容孔(15)对准电池;然后在上、下盖(1)、(2)的凹陷部(9)放置好连接片(6),将电池正、负极与连接片(6)接触点进行焊接,最后通过电线将各个连接片(6)的镍片引线(12)连接起来,汇总至电路板并与之相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电池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杰,未经李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29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