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钉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60515.3 | 申请日: | 2014-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易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易璋 |
主分类号: | F16B19/08 | 分类号: | F16B1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拉钉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结合固定多个薄层构件的拉钉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的拉钉主要是为金属拉钉,金属拉钉的强度够且固定性佳,广为市场所接受,惟金属拉钉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容易生锈、具有导电性、成本相对昂贵等等。为应付一些特殊场合的需要,业者也开发出一些塑料拉钉,塑料拉钉的最大好处在于防水不生锈、可挠性佳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而塑料拉钉的最大缺点在于固定性不佳容易松脱。有鉴于此,已知的技术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第492526号所公告的“拉钉的改良结构”的创作是在探讨此一问题,请参考下述。
请参阅图4,是已知塑料拉钉的使用结构剖视图,在过去为了解决固定性不佳且容易松脱的缺点,曾经创作出一种拉钉的改良结构,主要包括由一中空帽钉910、一扩张挡止头塞920与一导引拉棒930所构成。
如图所示,扩张挡止头塞920的一第一端921、一锥体部922与一第二端923均插入置于中空帽钉10的一承坑部912内,由此而将扩张挡止头塞920隐藏于中空帽钉910的承坑部912。另一方面,中空帽钉910是为塑料中空帽钉,其具有伸缩性,可以将扩张挡止头塞920包覆抓紧,此是由于已知扩张挡止头塞920的第一端921经处理成具有一削平面991的特殊设计而达成,并在插入的过程中将中空帽钉910侧壁膨起以卡合所述的扩张挡止头塞920,有效改善已知塑料拉钉固定性不佳容易松脱的缺点。
然而在此设计下,虽然扩张挡止头塞920的削平面991能完全卡合于中空帽钉910中,但也常因固定过于紧密而从卡合处产生破裂的现象,毕竟塑料的伸缩性仍有其极限值,此外,在卡合过程中,采用已知拉钉的施力方式需施加较大的拉力却又必须拿捏力量大小来避免破裂的产生,故在使用上仍有其缺陷所在。
创作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创作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拉钉的改良结构,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拉钉的改良结构,可快速地结合搭接组件,并通过改良的内凹槽设计,有效改善因紧密结合而产生破裂的情况,同时能减少在卡合过程中所施加的拉力,使本实用新型得以同时兼具良好的固定性及施作稳定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钉的改良结构,包括有一中空帽钉、一扩张挡止头塞与一导引拉棒,该中空帽钉具有一筒体部、一承坑部与一帽檐部,该扩张挡止头塞具有一第一端、一锥体部与一第二端,该扩张挡止头塞的锥体部介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该导引拉棒具有一瘦身端与一棒体部,该瘦身端可供结合于该扩张挡止头塞的该第二端,且该扩张挡止头塞的该第一端设置有一煞车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中空帽钉的该承坑部设置有至少一凹槽。
其中该煞车结构由至少一环状倒钩突起所构成。
其中该环状倒钩突起为两个。
其中该扩张挡止头塞的该第一端、该锥体部与该第二端均插入置于该中空帽钉的该承坑部内,该扩张挡止头塞隐藏于该中空帽钉的该承坑部及该凹槽。
其中该扩张挡止头塞的该锥体部撑开该中空帽钉的该承坑部,且该第一端的该煞车结构卡合该中空帽钉的该承坑部及该凹槽。
其中该导引拉棒与该扩张挡止头塞是一体成型。
其中该中空帽钉为塑料中空帽钉,该扩张挡止头塞的该第一端具有一削平面。
其中该至少一凹槽为三个凹槽。
其中该三个凹槽于该承坑部等距环状排列。
其中该每一凹槽为凹设于该承坑部的轴向槽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快速地结合搭接组件,并通过改良的内凹槽设计,有效改善因紧密结合而产生破裂的情况,同时能减少在卡合过程中所施加的拉力,使本实用新型得以同时兼具良好的固定性及施作稳定性。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而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附图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中空帽钉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结构剖视图。
图4是已知塑料拉钉的使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易璋,未经吴易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0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晶炉真空管道清洁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磁加热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