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8729.7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俊祥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9/013;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管道换热器存在着结构复杂,热交换效率低,成本较高以及安装繁琐等缺点。
因此,目前的管道换热器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换热器,旨在解决管道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管道换热器,该管道换热器包括:容纳管和换热管;
所述容纳管包括热水管和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热水管两端的封盖,所述热水管和所述封盖构成封闭性容纳空间,其中,一个所述封盖上设置有热水进口和第一管接头,另一所述封盖上设置有热水出口和第二管接头;
所述封闭性容纳空间中设置有定位柱和换热管,所述定位柱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封盖上,所述换热管为螺旋式结构或S形结构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接头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相连通,且所述换热管沿所述定位柱的长度方向盘旋缠绕于所述定位柱上。
可选的,所述管道换热器为一体化成型无接缝的管道换热器。
可选的,所述封闭性容纳空间中设置有电加热管。
可选的,所述封盖上设置有排气阀。
可选的,所述热水进口处安装有压力表和阀门。
可选的,所述热水管为直径10~25厘米的热水管,所述换热管为直径0.8~1厘米的换热管。
可选的,所述第二管接头处安装有温度指示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接头处安装有流量控制阀。
可选的,所述容纳管外包裹有保温层。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为铜制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为长度10~20米的换热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管道换热器,可以取得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换热管为螺旋式结构或S形结构的换热管,大幅度增大了换热面积,从而能够显著地提高热交换效率;定位柱可以有效定位换热管,即使换热管长度较长,定位柱也可以防止换热管发生摆动或振动,从而有利于保护换热管不会受到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可以显著降低噪音,取得在静音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热交换的理想效果;另外,换热管的两端均利用管接头进行连接,该连接方式不仅组装容易,而且连接处不易损坏,结实耐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热水管;20-换热管;30-封盖;31-热水进口;32-第一管接头;33-热水出口;34-第二管接头;35-排气阀;40-定位柱;50-电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道换热器,如图1所示,该管道换热器包括:容纳管和换热管20;
所述容纳管包括热水管10和两个分别固定于所述热水管10两端的封盖30,所述热水管10和所述封盖30构成封闭性容纳空间,其中,一个所述封盖30上设置有热水进口31和第一管接头32,另一所述封盖30上设置有热水出口33和第二管接头34;
所述封闭性容纳空间中设置有定位柱40和换热管20,所述定位柱4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封盖30上,所换热管20为螺旋式结构或S形结构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接头32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34相连通,且所述换热管20沿所述定位柱40的长度方向盘旋缠绕于所述定位柱40上。
在使用时,将热水进口31接通热水管道,热水就会流经热水管10并从热水出口33流出,将第一管接头32与冷水管道接通,冷水就会流经换热管20并与热水管10中的热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换热管20中的冷水变为热水,并通过第二管接头34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俊祥商贸有限公司,未经盘锦俊祥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87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