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藻类生态法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8661.2 | 申请日: | 2014-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洲;林荣斌;胡元成;黄运鹏;王利荣;刘小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赛特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类 生态 去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藻类生态法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微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和“赤潮”,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降低,使得水中耗氧生物窒息而死,水质变坏。含微藻水作为水源水体不仅对制水工艺、药耗以及构筑物池壁会产生极不利影响,而且对水质也会产生严重影响。“水华”中占优势的一些蓝藻会产生毒性较强的微囊藻毒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水体中微藻类去除已经成为水处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藻类的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水体中氮、磷浓度超标,因此控制水体“水华”、“赤潮”的发生,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去除或利用水中过剩的氮、磷,使得水体的氮、磷浓度降到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极限浓度以下,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目前在水处理中,处理微藻的方法可以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与微藻相关的生物及其分泌物来控制微藻的方法,主要可分为大型藻抑制微藻、菌类抑制微藻、病毒抑制微藻、高等植物抑制微藻以及生态方法抑制微藻。生物法控制微藻生长,相对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抑藻,对环境的危害更少,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抑制微藻的方法。
生态抑藻主要是利用水生环境中各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或营养源竞争来控制藻类生长。而细菌、病毒的抑藻一般是在微藻大量繁殖后,通过其分泌抑藻物质来控制藻类,一般表现为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产生的水华或赤潮现象突然消失,因此水华和赤潮过后,水体里都会存在抑藻菌株或病毒。而生态抑藻则是通过其他生物的营养竞争和食物链中的浮游动物等来控制藻类,使之不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从而避免水华或赤潮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藻类生态法去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藻类生态法去除装置,包括封闭式的反应池,所述反应池自下至上用密布有孔洞的挡板分割为1#区、2#区和3#区;1#区侧壁设有进水口,进水口接环形管,环形管分布于1#区内,环形管的末端封闭、管壁密布出水孔;3#区侧壁设有出水口;反应池底部设有曝气系统;
所述反应池内设有生物填料,包括花瓣状填料、生物悬浮球填料、YDT型弹性立体填料、螺旋条状填料和螺纹沟渠球形体填料。
优选的,所述1#区内设有花瓣状填料、生物悬浮球填料和螺纹沟渠球形体填料,2#区内设有花瓣状填料、YDT型弹性立体填料和螺旋条状填料,3#区内设有螺纹沟渠球形体填料和螺旋条状填料。
优选的,1#区内花瓣状填料、生物悬浮球填料和螺纹沟渠球形体填料的体积比为2~4:1:4~6;2#区内花瓣状填料、YDT型弹性立体填料和螺旋条状填料的体积比为1:3~5:3~4;3#区内螺纹沟渠球形体填料和螺旋条状填料的体积比为5~7:1。
优选的,1#区、2#区和3#区的体积比为3~5:2~4:1。
优选的,1#区、2#区间挡板的孔径大小为3~5mm;2#区、3#区间挡板的孔径大小为0.1~1mm。
优选的,所述曝气系统为微气泡曝气系统,通过变频鼓风机进行供气。
优选的,所述曝气系统的曝气管管壁上密布有圆孔,圆孔直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特殊的填料技术,并控制暗光条件,构造出有利于硝化菌等好氧有益微生物生长的环境,采用“在线筛选、在线培养有益生物,在线处理水体”的方法,构建微型生态系统,消化水体中的污染物,从根本上消除微藻类生长的营养基础,抑制微藻生长,从而达到水质改善、无害化治理的目的。
本微藻类生态法去除装置占地面积小,管理简单,节约能耗,实现了水体就地净化处理、高效处理的目的。
采用本微藻类生态法去除装置净化水体的同时,无污泥产生,无化学添加,不造成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微藻类生态法去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螺旋条状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纹沟渠球形体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微藻类生态法去除装置包括封闭式的反应池(1),所述反应池自下至上用密布有孔洞的挡板(8)分割为1#区(2)、2#区(3)和3#区(4);1#区侧壁设有进水口(5),进水口接环形管(6),环形管分布于1#区内,环形管的末端封闭、管壁密布出水孔;3#区侧壁设有出水口(7);反应池底部设有曝气系统(10)。水体自进水口、环形管进入该装置,水体通过挡板的孔洞自下而上依次溢流至1#区、2#区和3#区,完成处理后,由出水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赛特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赛特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8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植物种植的松土、播种和浇灌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手术无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