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7267.7 | 申请日: | 2014-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3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莉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华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 地址: | 2014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工业设备,特别涉及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在石油、化工、轻工、制药、能源等工业生产中,常常用作把低温流体加热或者把高温流体冷却,把液体汽化成蒸汽或者把蒸汽冷凝成液体。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元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换热器。
管壳式(又称列管式) 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或者螺旋管,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
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管束为等径圆管,间隙较大,换热面积小,使用时间长后不卫生,不方便连接于食品设备的管道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单位换热面积大、使用寿命长的换热器。
为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有进、出口的壳体、多个平行换热管构成的管束、密封板和封头,所述的密封板固定于壳体内的二侧,管束两端分别固定在二侧的密封板上,壳体二端设有封头,其中,所述换热管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的密封板的形状与壳体内的径向截面匹配,密封板上均布有与换热管数量相等、孔径和形状与换热管相同的椭圆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椭圆形换热管,与相同面积密封板,采用圆形换热管的换热器比管束排布密度增加,换热面积增加约50%。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的密封板为圆形板。
所述的密封板与所述封头之间通过变径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明显优越性在于:由于椭圆管束的使用,增加了约50%的换热面积,使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温差较大的地方,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换热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中密封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1、12——左、右密封板;
111——椭圆孔;
21、22——左、右变径部; 31、32——左、右封头;
4——管束; 41——椭圆形换热管;
5——壳体;
51、52——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换热管结构示意图和图3密封板结构示意图所示:
一种换热器,包括有进、出口51、52的壳体5、多个平行换热管构成的管束4、左、右密封板11、12和左、右封头31、32,所述的左、右密封板11、12分别固定于壳体5内的二侧,管束4两端分别固定在二侧的左、右密封板11、12上,壳体二端设有左、右封头31、32,其中,所述换热管为椭圆形换热管41,如图2所示,截面均为椭圆形,所述的密封板的形状与壳体5内的径向截面匹配,密封板上均布有与换热管数量相等、孔径和形状与换热管相同的椭圆孔111。
如图3所示,所述的左、右密封板11、12为圆形板。
左、右密封板11、12通过左、右变径部21、22分别连接左、右封头31、32。
装配方法为:每个椭圆形换热管41的二端分别有序固定在左、右密封板11、12的椭圆孔111内,使管束4定位在左、右密封板11、12上,椭圆孔111与椭圆形换热管41的截面相互匹配,正好卡紧椭圆形换热管41。
壳体5的二端,左、右密封板11、12外侧分别通过左、右变径部21、22连接左、右封头31、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的管束4之间的排列更加紧密,换热面积更大。
所述的左、右变径部21、22可以为锥形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华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华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7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温防腐蚀分离式热管换热器
- 下一篇:粮食冷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