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型卡爪式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5870.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冠军;常海;孙刚;苏红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安(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138 | 分类号: | F16L37/13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华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型 卡爪式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快速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用型卡爪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各种设备进行油路以及气路流通性测试时,长时间用到凸缘管,鱼鳞管,热扩管,扩口,短端头等多种管件。而气源或者油路进行密封连接基本采用两种方式:
1.直接使用软胶管套住管子端部,再用卡箍给予箍紧。这种做法安装及拆卸不方便,橡胶管易老化,影响密封连接的可靠性。
2.使用分体式可拆装的连接机构进行组合密封。这种做法安装及拆卸也很不方便,而且体积较大,对于管口周边空隙较小的情况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型卡爪式连接器,特别适合于常见的连接凸缘管,鱼鳞管,热扩管,扩口,短端头等多种管件进行密封性测试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通用型卡爪式连接器,包括:
至少两个的卡爪,所述卡爪可围成一个带有中通内孔的卡爪套,卡爪套分为张开端和连接端,其张开端收紧后可卡住管件一端;
外套以及套接在其内的后连接座,所述后连接座在弹性元件作用下可与所述外套轴向相对滑动,其间隙内设置所述卡爪套的连接端,后连接座可带动卡爪套前后滑动;
活塞,为中空管状,同轴心设于后连接座的通孔内;
其一端外侧设有与卡爪套内侧面相抵的配合面Ⅰ,未连接管件时抵住卡爪套内侧使其张开;
其另一端设有弹性元件,连接管件时可使活塞紧抵管件并随其在轴向上前后滑动;
所述活塞的内孔直径与所述管件内管道直径相配合,卡紧管件后,气源等通过活塞进入管件;
所述外套,一端设有与卡爪套外侧面相抵的配合面Ⅲ,卡爪套收紧并卡住管件后,外套抵住卡爪套阻止其张开。
进一步的,所述外套以及套接在其内的后连接座之间的间隙形状同所述卡爪套连接端的形状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卡爪套连接端设有凹槽,所述后连接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凸起,后连接座沿轴线前后滑动时带动卡爪套随其前后滑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阻挡环,设置于后连接座未设卡爪套的一端,所述弹簧阻挡环与外套间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使外套有向配合面Ⅲ运动的推力。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阻挡环套接在外套内,其与外套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连接管件时弹性元件推动外套并使外套与卡爪套间的配合面Ⅲ紧抵,卡爪不会松开管件。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阻挡环通过卡簧与后连接座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后连接座内设置有管道,气源等通过其管道、活塞直至管件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前端密封圈和后端密封圈,分设在活塞与管件接触面和后连接座与活塞接触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对各种设备进行油路以及气路流通性及气密性测试时,简便了凸缘管,鱼鳞管,热扩管,扩口,短端头等管件的连接过程及改善密封效果,提高生产效率和连接密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该实用新型所快速卡夹的管口类型示意图;
图2是该实用新型快速卡夹前的工作状态剖面图;
图3是该实用新型快速卡夹时的工作状态剖面图;
图4是该实用新型的卡爪部分示意图。
图中:
1—管件; 2—卡爪; 3—前端密封圈;
4—活塞; 5—外套; 6—弹簧Ⅰ:
7—后端密封圈; 8—弹簧Ⅱ; 9—后连接座;
10—弹簧Ⅲ; 11—弹簧阻挡环; 12—卡簧;
15—配合面Ⅰ; 16—配合面Ⅱ; 17—配合面Ⅲ。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通用型卡爪式连接器包括:
至少两个卡爪2,所述卡爪2围成一个带有中通内孔的卡爪套,卡爪套分为张开端和连接端,其张开端收紧后可卡住管件1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卡爪2共有三个组成,形成360度角度范围。在对管件1进行卡紧时可牢固严密的卡住管件1。
为了保证三个卡爪2所组成的卡爪套的精度和一致性,在加工环节,用车床一体加工出一个整体的卡爪2的半成品毛坯,再使用线切割等方式将其等角度切割为均等的三部分。这样的加工方式既节约时间保证加工效率,又能最好的保证加工的一致性和精度。采用三个卡爪2只是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方案,也可以采用不少于两个的卡爪2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安(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朗安(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5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曝光装置
- 下一篇:刮伤掩模修补装置及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