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对折缝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4305.3 | 申请日: | 2014-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波 |
| 主分类号: | D05B35/00 | 分类号: | D05B35/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劲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6 | 代理人: | 许珠珍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对折 缝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加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对折缝布机。
背景技术
纺织加工领域内,将布料对折后缝合是一道常有的工序,通常整到工序过程皆由人工完成,布料由操作人员对折后经过缝纫机缝合。人工操作普遍存在加工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生产效率较低。如何实现这道生产工序机械化成为本实用新型将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智能校对布料缝合边、实现高度机械化的自动对折缝布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对折缝布机,包括对折装置、输送装置、缝纫机以及传动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置于所述对折装置下方,所述输送装置安装有红外对边装置,所述输送装置下方加装有横向导轨。
优选的,所述对折装置由一竖直设置的倒“L”型支杆与斜向设置的等腰三角形机架组成。
优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位于缝纫机后的压轮以及两支滚花轴,所述压轮用于压实缝合后的布料,所述滚花轴用于夹布、带布及传动。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由四根滚轴呈圆弧状排列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成捆布料从输送、对折、缝合以及压实一系列动作自动完成,对折过程中能够校对缝合边是否对齐并自动调整输送装置,实现对折缝合动作平稳进行,缝合处平整一致,布料经由各滚轴间循环扯动,减少了熨平工序,压实效果良好,产品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布料放置后对折输出时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对折装置10 输送装置20 红外对边装置21
导轨22 缝纫机30 传动装置40
压轮41 滚花轴42 待缝合边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对折缝布机,包括对折装置10、输送装置20、缝纫机30以及传动装置40,所述对折装置10由一竖直设置的倒“L”型支杆与斜向设置的顶角为90°的等腰三角形机架组成,形成一三角形对折机架,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殊结构,使布料能够自动对折,所述输送装置20置于所述对折装置10下方,所述输送装置20安装有红外对边装置21,该装置运用红外线监测,所述输送装置20下方加装有横向导轨22,当布料输出有所偏移时,所述红外对边装置21自动控制输送装置20下方的气压马达(未示出)传动,输送装置20沿导轨22进行横向微调,保证布料输出的平整性;所述传动装置40包括位于缝纫机30后的压轮41以及两支滚花轴42,所述压轮41用于压实缝合后的布料对折边,保证输出平稳,所述滚花轴42用于整机的夹布、带布及传动;所述输送装置20由四根滚轴呈圆弧状排列而成,滚轴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轴间距,可应用于尺寸大小的布料,与以往仅用单根滚轴套入成捆布料的方式相比,实用性更强,能适应不同的生产加工需求;本实施例优选的缝纫机30,在缝纫过程中具有断线自停功能,智能自动化生产,保证加工安全,不易产生残次品。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波,未经李清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4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机架及其缝纫机抬压脚装置
- 下一篇:气压逆流缝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