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门加工流水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3246.8 | 申请日: | 2014-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5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金华;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加工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梯门加工流水线。
背景技术
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不断提升企业的产能、效率和缩短生产周期,是企业在加工制造领域的追求目标。特别对于电梯行业而言,电梯的碳钢门板是使用量最多的部件,因此也是一个公司整体产能提高的关键所在。其中,碳钢门板的加工工序主要有剪、冲、折、点焊、打磨等。
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在生产加工上述电梯碳钢门板时,都是每道工序按不同的工单要求加工好,然后通过分类并搬运到下一个工位。如此,各个工位之间无法紧密的进行衔接,从上游工位生产的碳钢门板往往需要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运送到下游的加工位进行继续加工。这样,在搬运上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加工效率非常低。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针对上述的加工工艺问题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以弥补现有加工工艺路线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门加工流水线,其能够弥补现有的电梯碳钢门加工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加工工位衔接不紧密,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种电梯门加工流水线,其按照流水线加工工序方向依次包括:剪板机、第一升降平台、冲孔设备、折弯机、点焊机、焊接设备、第二升降平台,所述剪板机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通过物料周转车进行物料输送,所述冲孔设备、折弯机、点焊机、焊接设备、第二升降平台之间连接有滚珠滑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升降平台为液压升降平台,其保持与所述滚珠滑道同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机为两台,所述两台折弯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滚珠滑道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焊机为三台,所述三台点焊机沿所述滚珠滑道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沿流水线的加工工序方向,所述三台点焊机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加强筋储料架、上封头储料架、下封头储料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梯门加工流水线的四周还设置有焊接保护透明围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加工流水线操作简单,各工位之间衔接紧密,省去了操作工人搬运物料的时间,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加工流水线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虚线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虚线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虚线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梯门加工流水线100,按照流水线加工工序方向依次包括:剪板机10、第一升降平台20、冲孔设备30、折弯机40、点焊机50、焊接设备60、第二升降平台70。
其中,剪板机10对生产电梯门的原材料进行剪切加工后,可通过物料周转车运送至第一升降平台20处。上述冲孔设备30、折弯机40、点焊机50、焊接设备60、第二升降平台70之间则通过滚珠滑道80进行连接。从而,在冲孔设备30处进行加工的电梯门原材料可通过滚珠滑道80运送至下一加工工位,实现了各个工位之间的紧密衔接,大大提供了生产的效率。上述滚珠滑道80上设置有若干辅助滑动的滚珠。
进一步地,该第一升降平台20可以为液压升降平台,在电梯门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时刻保持与滚珠滑道80同高,如此便于操作工人的取料。上述液压升降平台是根据其所承载的电梯门生产原材料的重量来自动升降,从而实现高度的调节。
此外,上述折弯机40的数量优选为两台,该两台折弯机40分别设置于所述滚珠滑道80的两侧,且二者呈错位布置,以给操作工人预留出生产加工的操作空间。上述两台折弯机40如此布置的好处还在于,每台折弯机可分别对与其相对的电梯门加工原材料的边缘的进行折弯加工,从而避免了原材料改变加工位置,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德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血脂通脉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附件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