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尘集料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3231.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林为亮;戴永顺;李国章;李国民;薛理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祥龙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6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尘 集料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降尘集料输送装置;它适合用于粉状物料的降尘集料输送,属于物料管道密封输送领域。
背景技术
粉状物料输送一直是行业难题,特别是降尘集料技术。
目前粉状物料输送采用人工作业,生产现场粉尘多,员工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容易患职业病。这几年,随着劳动力的短缺,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由于工作环境对工人身体造成伤害的问题不容忽视。另外,物料在经过管道输送过程中容易堵塞,因此会频频产生高分贝刺耳的噪音,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降尘集料输送装置,它能在密封环境下对物料进行输送转移,不仅可极大的减少生产现场的粉尘,而且能降低工作噪音,从而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降尘集料输送装置,它包括集料斗本体、进料通道、抽风通道、卸料通道、进气通道、过滤网和隔尘套筒;所述过滤网和隔尘套筒自上而下依次安装于集料斗本体体内,在阻隔粉状物料的同时,能让空气流通;所述进料通道与设于集料斗本体侧壁的进料口连接且进料口的位置低于隔尘套筒的安装位置,进料通道内设有用来控制该通道启闭的进料阀,物料通过进料阀从进料口进入集料斗本体内部;所述抽风通道与设于集料斗本体顶部的抽风口连接,且抽风通道内设有用来控制该通道启闭的抽风阀,使集料斗本体内部呈接近真空的负压状态,物料在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料斗本体内部;所述卸料通道与设于集料斗本体底部的卸料口连接,卸料通道内设有用来控制该通道启闭的卸料阀,物料通过卸料阀从卸料口排出;所述进气通道与设于集料斗本体侧壁的进气口连接且进气口的位置高于过滤网的安装位置,进气通道内设有用来控制该通道启闭的进风阀。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还进一步改进如下:
所述进料通道的入口处连接有开口增大的开放式进料斗,集料斗本体的内壁设有与进料口的高度位置相应的进料位检测装置。
所述抽风通道的出口与罗茨风机或者是用于抽取空气的其他抽气装置连接。
所述集料斗本体的内壁底部设有与卸料口的高度位置相应的卸料位检测装置。
所述隔尘套筒由上口径大下口径小的套筒壁和安装于套筒壁下端口内的筛网构成。
本实用新型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关闭进气阀和卸料阀,开启进料阀和抽风阀。启动罗茨风机,使集料斗内部接近真空产生负压,物料被进料通道吸入集料斗本体内,在隔尘套筒的阻隔作用下,物料颗粒在集料斗本体内沿着集料斗本体内壁螺旋状下降,下落过程中,颗粒状物料和粉尘状物料被打散、分离,由于粉尘状物料较轻,罗茨风机的上升吸风气流会带着部分粉尘状物料进入隔尘套筒并吹向过滤网,而相对较重的颗粒状物料则继续下落,并堆积于集料斗本体的底部。当物料吸入一定量,堆积的物料上升到进料位检测装置所在的位置时,关闭抽风阀、进料阀,使罗茨风机停止工作,开启卸料阀,物料经过卸料阀从卸料口排出,物料全部卸完后,卸料阀自动关闭,完成当前工作循环。
由于在之前的工作循环中,颗粒类物料和大部分的粉状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集料斗本体底部,但是,由于含尘量较大的气流离过滤网的距离较近,部分粉尘状物料被吸附到过滤网表面,导致气流流通不畅,使过滤网的透气性大大降低而产生阻力,通道内易出现局部堵塞现象,特别是当高速气流通过狭小的间隙,会产生了刺耳的啸叫声,所以,需要对过滤网上的粉尘状物料进行清理。因此,当完成若干个工作循环后,可关闭进料阀和抽风阀,开启进气阀和卸料阀,使外部风机通过进气通道向集料斗本体内部送风,在气压作用下,吸附在过滤网上的粉尘状物料被吹离,通过隔尘套筒及卸料通道从卸料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能够极大的减少生产现场的粉尘,改善员工工作环境;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能够很好的解决粉状物料管道密封输送过程中容易堵塞的难题;
3)生产效率高,把工人从繁重的劳动解放出来并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4)采用开放式进料斗,在进料过程中,不仅方便物料传输,而且还能避免产生物料传送途中产生粉尘;
5)机器工作稳定,工作噪音低。
6)料位检测装置能自动获得物料在容器内的状态,以实现料位监测及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避免人工检测造成的误差,实现安全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祥龙塑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祥龙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3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