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头用防刺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2290.7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家印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用防刺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头用防刺套。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头皮针帽是一种简单的医用塑料管,两端开放,穿刺时拔下丢弃在操作车污物桶里。但当患者输液结束后在拔下针头时,输液器的针头是暴露在外的,针刺伤的发生就是在给患者拔针以后及针头毁型之前这段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头用防刺套。由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针头用防刺套,包括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的中段设有缺口一,所述缺口一的一端通过剖槽一与塑料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剖槽一剖开塑料管,所述剖槽一的至少一边设有倒牙一,所述倒牙一的齿朝向缺口一的一方;所述缺口一的另一端通过剖槽二与缺口二连通,所述剖槽二剖开塑料管,所述剖槽二的至少一边设有倒牙二,所述倒牙二的齿的朝向与倒牙一的齿的朝向一致;所述缺口一与缺口二之间存在相位角。
所述的针头用防刺套,所述塑料管的设有倒牙一的一端部还设有V形开口,所述V形开口连接剖槽一。
所述的针头用防刺套,所述倒牙一设有多个。
所述的针头用防刺套,所述塑料管是长为4.2厘米、直径为0.4厘米的医用塑料管。
所述的针头用防刺套,所述缺口一为长方形。
所述的针头用防刺套,所述缺口一的两条边与塑料管的轴向平行,其中一条边通过剖槽一连接倒牙一,另一条边通过剖槽二连接倒牙二。
所述的针头用防刺套,所述缺口一的长为0.8厘米、宽为0.4厘米。
所述的针头用防刺套,所述缺口二为长方形。
所述的针头用防刺套,所述缺口一与缺口二之间存在的相位角为30°至90°。
所述的针头用防刺套,所述缺口二为长方形,所述缺口二的两条边与塑料管的轴向平行,所述缺口二的长为0.6厘米、宽为0.12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针头用防刺套是套在头皮针尾端上的,在临床应用时在给患者拔针后只需轻拉解开防刺套与头皮针尾端的连接,左手持防刺套右手向后轻拉头皮针塑料软管就可以将头皮针针柄通过V形开口和倒牙一后进入防刺套后,进入缺口一,然后旋转头皮针软管使头皮针针柄向内旋转30°至90°,在向下拉头皮针软管,此时针柄将经过倒牙二进入缺口二,进入缺口二后将被锁住,针头即在防刺套的里面,可以有效防止针刺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避免针刺伤的发生。减少了疾病的传播,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减少疾病的传播,降低医疗工作者的职业病发病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实施例的使用前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实施例的使用时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防刺套;2V形开口;3倒牙一;4缺口一;5缺口二;6针头;7针柄;8倒牙二。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针头用防刺套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针头用防刺套,包括塑料管,所述塑料管长为4.2厘米直径为0.4厘米的医用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的中段设有缺口一4,所述缺口一4的一端通过剖槽一与塑料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剖槽一剖开塑料管,所述剖槽一的至少一边设有倒牙一3,所述倒牙一3的齿朝向缺口一4的一方;所述缺口一4的另一端通过剖槽二与缺口二5连通,所述剖槽二剖开塑料管,所述剖槽二的至少一边设有倒牙二8,所述倒牙二8的齿朝向与倒牙一3的齿的朝向一致;所述缺口一4与缺口二5之间存在相位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2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手穿刺的留置针
- 下一篇:一种可固定输液架的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