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绘图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1331.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权;李诚;辛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43L5/00 | 分类号: | B43L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绘图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械制图的绘图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制图的绘图板,一般包括图板和丁字尺两部分,两部分是分离的,不便于携带;所述图板是由上表面较为平滑的木板制成,然后利用图钉或胶带将图纸固定在所述的木板上,这种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且图钉和胶带都不可避免的会对图纸造成一定的损坏;另一方面,用丁字尺在所述图纸上进行绘制,每次移动丁字尺,都需要重新对基准点进行校正,否则会由于丁字尺的移动导致较大的误差,影响绘图质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携带、避免对图纸造成损坏同时能够减小绘图误差的绘图板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绘图板,以解决现有的绘图板不便于携带、固定图纸时易损坏图纸以及绘图误差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绘图板,包括长方形的底板、包围于所述底板四周的边框以及水平直尺和竖直直尺,
所述水平直尺的两端分别插入左右的两个边框内,并能够沿左右两个边框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
所述竖直直尺的两端分别插入上下的两个边框内,并能够沿上下两个边框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
所述水平直尺和竖直直尺上下交错设置;
其中一个边框上设有与所述底板上表面相平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上表面所在的平面低于所述水平直尺和竖直直尺的下表面所在的平面。
较佳地,所述左右两个边框的内侧设有竖直滑槽,所述水平直尺的两端设有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块在所述竖直滑槽内移动,带动水平直尺平行移动;所述上下两个边框的内侧设有水平滑槽,所述竖直直尺的两端设有水平滑块,所述水平滑块在所述水平滑槽内移动,带动竖直直尺平行移动。
较佳地,所述水平直尺和竖直直尺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厚度为0.5mm~1mm。
较佳地,所述水平直尺和竖直直尺的两边均刻有刻度线。
较佳地,所述边框上还设有照明装置。
较佳地,所述照明装置为台灯,所述台灯包括灯头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边框上,另一端与所述灯头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支撑杆采用铰链或金属软管。
较佳地,所述照明装置为若干LED灯,所述若干LED灯均布于四个边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绘图板具有如下优点:
1.水平直尺和竖直直尺安装在边框上,可平行移动,在不影响作图的前提下与边框连接,防止水平直尺和竖直直尺与底板脱离,便于携带,避免因忘记携带直尺而无法作图的情况发生;
2.在其中一个边框上开设通孔,将图纸通过该通孔插入四个边框围成的长方形内,既能固定图纸,又能避免固定过程中损坏图纸;
3.水平直尺和竖直直尺的两端限位于边框内,且只能平行移动,二者的基准点相对于底板是固定的,因而无需每次移动直尺后对基准点进行校正,从而提高了绘图精度和绘图效率;
4.在边框上增设照明装置,在照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开启所述照明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绘图的质量,同时可保护绘图者的眼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绘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底板、20a-上边框、20b-下边框、20c-左边框、20d-右边框、21-竖直滑槽、22-水平滑槽、30-水平直尺、31-竖直滑块、40-竖直直尺、41-水平滑块、50-通孔、60-照明装置、61-灯头、6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绘图板,如图1所示,包括长方形的底板10、包围于所述底板10四周的边框20a、20b、20c和20d以及水平直尺30和竖直直尺40,
所述水平直尺30的两端分别插入左右的两个边框20c和20d内,并能够沿左右两个边框20c和20d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
所述竖直直尺40的两端分别插入上下的两个边框20a和20b内,并能够沿上下两个边框20a和20b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
所述水平直尺30和竖直直尺40上下交错设置,也就是说,水平直尺30和竖直直尺40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内移动,以免发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1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圈恒压干燥装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烧结NdFeB磁体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