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井封井止水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50190.0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有斌;边文超;金超;徐艳冰;高伟男;王新亮;刘建春;陈涵;李响;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乔玉萍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井 止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水管井的封井止水筒,尤其是基坑内管井降水穿过建筑物底板的降水管井的封井预埋止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施工和高层建筑中,均需开挖深基坑。地下水是影响深基坑施工进度和安全的重要因素,采取人工降水和地下水防渗措施是解决深基坑稳定的重要方法。目前,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主要采取管井降水方法,人工降水又分为坑内降水和坑外降水,而坑内管井降水加防渗墙对周围环境影响相对较小而得到广泛应用,当基坑较大时也不得不采取坑内坑外同时降低地下水位。由于在建筑物底板浇筑时,管井仍需进行降水工作,因此,坑内管井降水对底板浇筑施工的方便性和防渗性均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普遍采取的办法是在管井周围预留边长为60-100cm的方形孔洞,方洞内侧支护模板后浇筑底板混凝土,当具备停泵条件后,再停泵,拆除井管,在方形孔洞下层设置止水钢板,然后向孔洞浇筑混凝土,最后,在上层再设置止水钢板。该方法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施工不便,在钢筋绑扎时,需切断较多的底板纵横钢筋,并需支护模板。其次,新旧混凝土搭接缝易渗水,导致防水效果不能得到很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预留孔洞的施工繁琐性,以及给后续的底板整体刚度和防渗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井封井止水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管井封井止水筒,包括圆筒、上层翼板和下层翼板,上层翼板和下层翼板安装在圆筒上,上层翼板和下层翼板平面均与圆筒的中心线垂直,圆筒上部和下部分别有两根平行的定位钢筋,定位钢筋长度与翼板外圆直径相同,定位钢筋与翼板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上层翼板和下层翼板的内圆直径与圆筒的外圆直径相同。
所述圆筒外圆直径为300mm,翼板外圆直径为600mm,翼板内圆直径为300mm。
所述圆筒壁厚3 m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预留孔洞的施工繁琐性,以及给后续的底板整体刚度和防渗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能够方便地解决底板施工时的繁琐性,能够显著提高井口周围的防渗性能,并且达到局部加固井口底板的整体刚度。(1)施工方便,工作量显著减少。与普通方法相比,无需预留大尺寸的孔洞,对井口周围纵横向钢筋的布置和绑扎影响较小;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止水筒本身充当了模板的角色,克服了普通方法在预留的孔洞内侧需支护模板的缺陷。(2)防渗性较好,通过定位钢筋和上、下层翼板与钢筋笼和混凝土已形成整体,无渗水通道,故可以达到显著的防渗效果。(3)对底板的整体刚度影响较小,根据圣维南原理,孔洞周围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故需对孔洞周围进行加强处理,孔洞越大,则需加强的范围越大。本装置已将孔洞尺寸降低至最小,且圆筒本身为钢材质材料,圆筒的拱效应可最大限度地保证周围混凝土的刚度。
通过本装置嵌入井管一定深度,以及下层翼板,(1)可将本装置与管井井管紧密接触;(2)通过定位钢筋,将本装置与钢筋笼连成一体,保证在混凝土浇筑时,本装置不易移动和晃动;(3)通过上层翼板与周围混凝土紧密咬合和混凝土胶结为一体。(4)封井后的混凝土与圆筒内壁形成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是管井封井止水筒,2是圆筒,3是上层翼板,4是下层翼板,5是接触隙,6是底板下层钢筋网,7是底板上层钢筋网,8是定位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0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沉井封底施工的降水桶
- 下一篇: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