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同层排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9904.6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肖振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振寰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E03C1/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杨水根 |
地址: | 410016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排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同层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同层排水器。
背景技术
同层排水,是指在同楼层内平面施工敷设使得污水及废弃物的排放达到或超过同类和其他排水方式,顺利进入排水总管(主排污立管),一旦发生需要疏通清理的情况,在本层套内就能解决问题的排水方式。由于其与传统的排水管件P弯和S弯相比,具有房屋产权明晰,卫生器具的布置不受限制,排水噪音小,渗漏水机率小等优点,被广泛的用于现代建筑物中。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同层排水系统仍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PVC同层排水系统实际上是把原有传统P弯缩小而形成水封安装在本楼层中,还是存在易堵塞、返漏臭的问题;2、采用便池、地漏、浴缸、洗脸水及其它的污水管分开的排放方式,主排污立管与各管件间的连接点多,污水渗漏的机率大,需检修时,要把整个卫生间的装饰板撬开才能寻找到检修点,主排污立管内的臭气还会经各管件流入室内;3、各管件都采用圆管状结构,管道内的整体流速基本相同,水流达到一定大小时才能排污彻底,浪费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堵塞和返漏臭、污水渗漏的机率小、检修方便、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同层排水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多功能同层排水器,包括排水器本体、大便器接头、若干支管进接头和连接主立管的水平接头,所述排水器本体的正截面成正梯形,该排水器本体的横截面成倒梯形,在所述排水器本体的前端内部横向布置有一内置导流板,所述大便器接头开口朝上且向外倾斜的布置在排水器本体的前端底部,所述内置导流板顶部最低处不低于大便器接头与排水器本体前侧面的最高相接处,所述大便器接头和内置导流板与排水器本体的前侧面之间的腔体形成一V形存水弯,所述支管进接头沿水流的流向设置在排水器本体的侧面中部,所述水平接头水平的布置在排水器本体的后端底部,在所述水平接头上方的排水器本体的后端内部形成一气室,在所述V形存水弯的出水口和支管进接头的出口上方的排水器本体上设置有一检查口。
为更好的消除主立管在上下楼层排水时的正压、负压,使V形存水弯中的水封不受破坏影响,所述支管进接头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排水器本体各侧面的中部,一支管进接头与地漏、浴缸、洗脸水及其它的污水管相连,一支管进接头通过一回气管与主立管相连形成循环回气管路。
为防止漏臭且方便检查,在所述检查口的上方设有一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几下优点:
1、通过大便器接头和内置导流板与排水器本体的前侧面之间的腔体形成的V形存水弯,使污物向前排出,排污完毕后由于内置导流板的阻挡作用,使水流在V形存水弯下端形成水封,有效的防止了异味的回窜及蚊蝇等小飞虫从大便器接头进入到室内,从而使卫生间能保持清新的空气;而气室的设立则能消除排水过程中与水平接头相连的主立管所自然产生的正负压现象,保证V形存水弯内的水封不被破坏。
2、将检查口设在V形存水弯的出水口和支管进接头的出口上方,方便检查排水器本体内各水道出现的水堵现象,当出现水堵时就不需要大面积的拆卸地面的装饰地板,只要拧开检查口的面盖就可很方便地进行检修,真正起到了同层排水在本楼层轻松解决问题的作用。
3、通过支管进接头与水平接头之间的高度差,使与其连接的地漏、浴缸、洗脸水及其它的污水管的污水顺利地排出,并形成跌水状有效防止排水器本体中的污水逆流到各支管中去,杜绝了出现再次返溢返臭的现象。
4、通过将便池、地漏、浴缸、洗脸水及其它的污水管集中至排水器本体一起排放,各管道与管件的连接点少,极大的降低了污水渗漏的机率。
5、排水器整体横截面为倒梯形,上部水压大于下部水压,将下部的污水快速挤出至主立管中,水流顺畅,有利于达到以最小的水流冲排出污物,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但解决了现有同层排水系统的易堵塞和漏臭、污水渗漏的机率大和检修不便的缺陷,使卫生间室内排水更趋于合理性,还更好的利用了少量的水冲排污水,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适用于住宅建筑中的卫生间降板式同层排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左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振寰,未经肖振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9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芯PCM定位机构
- 下一篇:激光焊机支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