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偶极子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9004.1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剑锋;管明祥;何国荣;周志文;李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Q9/28 | 分类号: | H01Q9/2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17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偶极子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偶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很多通信系统中要求天线具有高效、宽频带、360°全向覆盖的特点,户外天线特别是船载、机载通信天线还要求具有防雷击的功能。天线的高效性主要是通过辐射体电尺寸的匹配来获得的,对于宽带全向天线而言,为了保证整个频段天线的电性能,其尺寸通常都偏小,这样使得其天线低端的效率较低,提高低端效率可采用电尺寸增加的办法,如果增加纵向尺寸,那么高端的天线方向图将会受到影响,如果增加横向尺寸,那么天线的全向不圆度将会受到影响,因此,天线的带宽、全向性、效率、方向图之间存在一系列的矛盾;由于天线本身的结构特点,大多数天线不具备防雷击的功能,通常采用在天线输出口增加避雷器,将感应雷击电流导到安装平台上来实现防雷击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偶极子天线,其具有效率高、全向通信、宽带宽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偶极子天线,包括上辐射体、下辐射体、第一绝缘连接件、渐变线阻抗变换器、射频接口、第二绝缘连接件、金属安装底座、以及第三绝缘连接件;
所述上辐射体和所述下辐射体均为筒状金属结构,所述上辐射体通过所述第一绝缘连接件固定于所述下辐射体上方;
所述渐变线阻抗变换器通过所述第二绝缘连接件固定于所述下辐射体内;
所述渐变线阻抗变换器包括芯线、包裹在所述芯线外层的介质层、包裹在所述介质层外层的导体层,所述芯线顶端接所述上辐射体,所述导体层的顶端接所述下辐射体,所述导体层的底端接所述射频接口;
所述射频接口安装于所述金属安装底座上,所述下辐射体通过所述第三绝缘连接件固定于所述金属安装底座上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采用均为筒状金属结构并在空间结构上一上一下的上辐射体和下辐射体,因此,该偶极子天线在有限的电尺寸内提高了辐射面积,从而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将上辐射体和下辐射体设置成筒状,从而使该偶极子天线可以全向通信;采用渐变线阻抗变换器,从而具有较宽的阻抗带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具有效率高、全向通信、宽带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的渐变线阻抗变换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3。
本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包括上辐射体11、下辐射体12、第一绝缘连接件2、渐变线阻抗变换器31、射频接口32、第二绝缘连接件4、金属安装底座6、以及第三绝缘连接件7;
上辐射体11和下辐射体12均为筒状金属结构,上辐射体11通过第一绝缘连接件2固定于下辐射体12上方;
渐变线阻抗变换器31通过第二绝缘连接件4固定于下辐射体12内;
渐变线阻抗变换器31包括芯线311、包裹在芯线311外层的介质层312、包裹在介质层312外层的导体层313,芯线311顶端接上辐射体11,导体层313的顶端接下辐射体12,导体层313的底端接射频接口32;
射频接口32安装于金属安装底座6上,下辐射体12通过第三绝缘连接件7固定于金属安装底座6上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采用均为筒状金属结构并在空间结构上一上一下的上辐射体11和下辐射体12,因此,该偶极子天线在有限的电尺寸内提高了辐射面积,从而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将上辐射体11和下辐射体12设置成筒状,从而使该偶极子天线可以全向通信;采用渐变线阻抗变换器31,从而具有较宽的阻抗带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偶极子天线,具有效率高、全向通信、宽带宽的优点。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导体层313为楔形金属管3131,渐变线阻抗变换器31还连接有用于调节电压驻波比的匹配电感33;
介质层312的顶部于楔形金属管3131的顶端露出,芯线311的顶部于介质层312的顶端露出;
匹配电感33绕设于介质层32于楔形金属管3131的露出部分,匹配电感33的一端接楔形金属管3131的顶端、另一端接下辐射体12;
楔形金属管3131的底端接射频接口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9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