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吹光缆敷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8593.1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1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叶辉;廖慧敏;刘爱民;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通信建设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6 | 分类号: | G02B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敷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吹光缆敷设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敷缆方式一般是利用人力或者机械将光缆拉入管道,由于光缆端头的抗张力有限,因此不能用太大的力来牵引光缆,一次敷缆的长度约为100m,这种施工方法的效率极低,同时,光缆在敷设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并且光缆敷设后的牵引张力得不到释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气吹光缆敷设机,敷缆速度快,效率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吹光缆敷设机,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光缆导向室、光缆推进器和进气室,所述光缆导向室上设置有用于显示光缆安装长度和安装速度的计数器,所述光缆推进器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履带式链条和用于调节所述两个履带式链条间竖直间距的调节装置,两个履带式链条同步旋转且分别由各自的液压马达驱动,所述进气室上端设置有高压空气进气口,进气室内横向设置有适于光缆通过的通孔且进气室内腔呈喇叭形空腔,所述通孔的后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管口卡。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光缆推进器还包括压力筒,所述压力筒用以提供所述履带式链条作用在光缆上的径向压力。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
1)、履带式链条具有更大的摩擦力,双液压马达给履带式链条提供更强的推力,双液压马达同步驱动履带式链条可以给光缆提供足够的向前的推力,速度快,效率高;
2)、光缆的径向压力由压力筒提供,可根据光缆的直径来选择履带作用在光缆上合适的径向压力;
3)、高速流动的高压气流作用在光缆的表面,在光缆的表面形成一个向前的推力,带动光缆在管道内前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1—机架、2—光缆导向室、3—光缆推进器(3-1—履带式链条、3-2—调节装置、3-3—液压马达、3-4—压力筒)、4—进气室、5—计数器、6—进气口、7—管口卡、8—缆塞、9—管塞、10—光缆、11—管道、12—调速阀总成、13—液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吹光缆敷设机,其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光缆导向室2、光缆推进器3和进气室4,所述光缆导向室2上设置有用于显示光缆10安装长度和安装速度的计数器5,所述光缆推进器3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履带式链条3-1和用于调节所述两个履带式链条3-1间竖直间距的调节装置3-2,两个履带式链条3-1同步旋转且分别由各自的液压马达3-3驱动,所述光缆推进器3还包括压力筒3-4,所述压力筒3-4用以提供所述履带式链条3-1作用在光缆10上的径向压力,所述进气室4上端设置有高压空气进气口6,进气室4内横向设置有适于光缆10通过的通孔且进气室4内腔呈喇叭形空腔,所述通孔的后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管口卡7。
具体的,所述通道入口端设置有密封光缆10的缆塞8,通道的出口端设置有密封管道11的管塞9,所述缆塞8和管塞9可拆卸更换。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口卡7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固定管道11,防止管道11从进气室4的管塞9内脱出,不同的管道11需要更换不同的管口卡7;进气室4内设置有密封管道11的管塞9和密封光缆10的缆塞8,气吹时需要根据管道11和光缆10的直径选择管塞9和缆塞8,进气室4可将来自空气压缩机的全部高压空气输送进管道11;两个液压马达3-3为串联连接,提供驱动履带式链条3-1的前进动力,并保持两个履带式链条3-1同步旋转;压力筒3-4提供光缆10在履带式链条3-1上的最佳径向压力;履带式链条3-1保持和光缆10的摩擦力,推动光缆10进入管道11;调速阀总成12可调节光缆10的前进速度,由调速阀和紧急停机阀组成,可以实现无极调速和快速停机的功能;计数器5可以随时显示光缆10每次安装时的长度和速度,并且可以显示光缆10总的安装长度,长度显示具有回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通信建设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通信建设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8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