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8101.9 | 申请日: | 2014-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6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青;符茂胜;张锋飞;金星;符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西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G05D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1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二十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仪器仪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促使了一些新的测试理论、测试方法、测试领域和仪器结构不断涌现并发展成熟,逐步突破了以往仪器系统功能的实现和改变主要对硬件电路的设计和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硬件的作用被逐渐淡化,而软件的重要性与进一步发展的迫切性变得越来越突出,出现了仪器软件化的发展趋势。温度控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使用温度计来采集温度,通过人工操作加热、通风和降温设备来控制温度,这样不但控制精度低、实时性差,而且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即使有些用户采用半导体二极管作温度传感器,但由于其互换性差,效果也不理想。在某些行业中对温度的要求较高,由于工作环境温度不合理而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对工业生产可靠进行造成影响,甚至操作人员的安全。
为了避免这些缺点,需要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安装数字温度测量及控制设备。本发明采用了新型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以其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可运行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生活,医疗,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温度测量及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使用温度计来采集温度,通过人工操作加热、通风和降温设备来控制温度,控制精度低、实时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单片机,单片机分别连接继电器和数码管温度显示,继电器分别连接散热装置和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还在于温度传感器型号为DS18B20或DS1820;单片机型号为89C51;数码管温度显示采用型号为12864LCD液晶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连接放大器,放大器连接单片机,单片机分别连接继电器和数码管温度显示,继电器分别连接散热装置和加热装置。单片机型号为89C51;数码管温度显示采用型号为12864LCD液晶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有良好的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温度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热电阻温度传感器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DS18B20内部结构图;
图4是DS18B20的引脚排列图;
图5是温度采集流程图。
图中,1.温度传感器,2.单片机,3.继电器,4.数码管温度显示,5.散热装置,6.加热装置,7.热电阻温度传感器,8.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温度传感器1,温度传感器1连接单片机2,单片机2分别连接继电器3和数码管温度显示4,继电器3分别连接散热装置5和加热装置6。温度传感器1型号为DS18B20或DS1820;单片机2型号为89C51;数码管温度显示4采用型号为12864LCD液晶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热电阻温度传感器7,热电阻温度传感器7连接放大器8,放大器8连接单片机2,单片机2分别连接继电器3和数码管温度显示4,继电器3分别连接散热装置5和加热装置6。单片机2型号为89C51;数码管温度显示4采用型号为12864LCD液晶显示屏。
本发明主要是对温度传感器及温度控制的设计。硬件部分主要由主机电路、温度采集部件、温度自动控制部件及其接口电路组成。首先,温度传感器1将测量的温度以数字的形式输出,有采用89C51的单片机2送至数码管温度显示4的液晶屏实时显示。同时有89C51内嵌控制算法,得到温度控制触发信号控制加热和散热装置实现温度自动控制。由于采用单总线式温度传感器1,所以系统能够实现多点测量与实时控制体系,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系统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温度处理程序、实时监控程序、按键调整程序和数据处理程序等部分。系统通过软硬件的联合将系统功能得以最大化的体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西学院,未经皖西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81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