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结构的盛水器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7121.4 | 申请日: | 2014-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5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紫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9/00 | 分类号: | A47J39/00;A47G2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黄芳 |
地址: | 3213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结构 器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盛水器皿。
背景技术
盛水器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容器,如水杯,水壶等。常用的水杯或水壶都只有一个容器体,使用时,将水或饮品装入容器体内,如果冬夏两季过冷或过热都无法对装入的饮品进行加热或降温。
为了克服该缺点,中国专利201110264216.5号披露了一种双内胆水杯,包括水杯的杯体,水杯的杯体内设置有两个内胆,内胆与杯体之间有间隙,杯体两端均有带旋盖的杯口。在杯体的一侧设有一个可向间隙内注水的带封盖的孔口。这种水杯可以根据季节的需要,从带密封盖的孔口注入热水或冷水,从而通过热、冷水在间隙内对内胆起到暖或晾的作用。
这种水杯的缺点在于:1、孔口设置于杯体侧面,因此传热介质无法完全充满于杯体与内胆的间隙。而在实际使用中,内胆与杯体之间的间隙不可能做得很大,也就是说,用于容纳传热介质的空间有限。因此,实际填充于内胆与杯体之间的传热介质的量远小于内胆中的饮品,导致加热或冷却的效果不佳。
2、孔口及其封盖设置于杯体侧面,影响杯体的美观,且使用者容易误操作将封盖开启,导致传热介质泄露。
3、孔口的尺寸受限,导致无法容纳传热介质的空间无法清洁,容易滋生细菌,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盛水器皿存在的传热介质的容纳量有限,冷却或加热效果不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却或加热效果好的双层结构的盛水器皿。
双层结构的盛水器皿,包括单层的容器体和设置于容器体内的内胆,容器体与内胆形成双层结构,容器体底部设有底盖,底盖通过螺纹副与容器体连接,底盖与容器体之间设有密封圈,容器体、内胆和底盖之间的空腔形成容纳传热介质的介质腔。
进一步,底盖由内盖和外盖组成,内盖与外盖之间形成封闭腔体。
进一步,封闭腔体为真空腔,或者封闭腔体内填充传热介质。
进一步,容器体为玻璃容器,或者塑料容器,或者金属容器;内胆为玻璃内胆,塑料内胆,金属内胆,或者陶瓷内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底盖旋开,根据季节的需要,向介质腔内倒入传热介质,再将底盖旋紧于容器体。将饮品倒入内胆中,传热介质与内胆中的饮品进行热交换,起到加热或冷却饮品的作用。
底盖的内盖与外盖之间为真空腔时,能够起到延缓介质腔内的传热介质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速度的作用,起到提高保温、保冷性能的作用。
当底盖的内盖与外盖之间填充有传热介质时,通过底盖内的传热介质与介质腔内的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起到提高保温、保冷性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介质腔的介质入口位于容器底部,传热介质能够充满整个介质腔,提高介质腔的热交换性能,增强器皿的保温、保冷性更好。
2、底盖与容器体通过螺纹副连接,无需在容器体的外表面设置介质入口,使本实用新型的外表美观;且能避免使用者在饮水时因误操作导致介质腔开启、传热介质泄露的情况。
3、旋开底盖即能方便的清洁介质腔,避免细菌滋生和水垢沉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容纳两种饮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双层结构的盛水器皿,包括单层的容器体1和设置于容器体1内的内胆2,容器体1与内胆2形成双层结构,容器体1底部设有底盖3,底盖3通过螺纹副与容器体1连接,底盖3与容器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容器体1、内胆2和底盖3之间的空腔形成容纳传热介质的介质腔4。
底盖3由内盖31和外盖32组成,内盖31与外盖32之间形成封闭腔体。
封闭腔体为真空腔,或者封闭腔体内填充传热介质。
容器体1为玻璃容器,或者塑料容器,或者金属容器;内胆2为玻璃内胆,塑料内胆,金属内胆,或者陶瓷内胆。金属内胆如不锈钢内胆,银内胆,铜内胆等。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底盖3旋开,根据季节的需要,向介质腔4内倒入传热介质,再将底盖3旋紧于容器体1。将饮品倒入内胆2中,传热介质与内胆2中的饮品进行热交换,起到加热或冷却饮品的作用。
另外,介质腔4也可以作为容纳饮品的容腔,从而使盛水容器能够容纳两种饮品,如图2所示。介质腔4内的饮品可以与内胆2中的饮品热交换,使两种饮品达到均温的效果。使用一个内胆2即可达到同时容纳两种饮品,节约了制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紫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紫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7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回纸的电动出纸纸盒
- 下一篇:一种石墨煎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