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5498.6 | 申请日: | 2014-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1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葛金波;赵宾;王德荣;姚琼伟;吕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罗伟平 |
地址: | 352000 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全球能源日益紧张及环境日益恶化的巨大挑战下,发展电动汽车、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零排放和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动力电池有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将动力电池用作电动汽车的供能元件时,动力电池一般以电池模组的形式呈现,电池模组最普遍的特点是由很多个电池组装成电池组,再将多个电池组通过串联和/或并联组装成电池模组。因为电池模组是由很多个电池组组装而成的,电池组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会对电池模组的性能产生直接影响。
现有技术中,电池组的组装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电池的前后两个表面上涂覆粘接胶,然后,将涂有粘接胶的电池依次叠靠贴合,在位于末端的两个电池的表面上设置端板,并在电池的另外两侧设置侧板,端板与侧板共同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将各电池围设在其内,形成电池组。
在涂粘接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池组的抗震稳定性,需要涂足够量的粘接胶,再采用可定位可加压夹具把电池组的尺寸调整到规格尺寸后,再进行后续的焊接操作。
而现有技术中,电池组中使用的电池1的表面为平面(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电池主体11和极柱12),在使用夹具进行尺寸调整的过程中,电池表面容易发生凸起和/或下凹,其凸起与下凹的形状不规则且没有一致性,这就导致端板2(其表面也是平面,如图3所示)与电池1之间、电池1与电池1之间的粘接胶层在挤压后形成的形状和结合面积差别大,造成电池组的端板2与电池1之间、电池1与电池1之间的粘接力差异大,抗震可靠性降低;同时在生产工序中,需要频繁调整粘接胶的用量,如此就无法获得稳定的制程,其制作过程耗时较多,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可靠性、组装效率高的电池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组结构,包括端板、侧板、底板和若干个依次叠靠贴合的电池,端板、侧板和底板形成容置空间,若干个电池均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相邻的电池的贴合表面上设置有粘接胶层,位于最末端的电池与端板之间设置有粘接胶层,电池的贴合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筋,端板的靠近电池的一侧设置有与凸起筋配合的凹槽,相邻的电池的相对设置的贴合面上的凸起筋在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上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结构的一种改进,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与该凹槽配合的凸起筋的凸起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结构的一种改进,凹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与该凹槽配合的凸起筋的长度,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与该凹槽配合的凸起筋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结构的一种改进,若干个电池上设置的凸起筋的凸起高度均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结构的一种改进,同一个电池的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和另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在横向方向或纵向方向上交错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结构的一种改进,将同一个电池的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和另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投影到该电池的贴合面上时,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和另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间隔设置,并且一凸起筋的下边线和与其相邻的凸起筋的上边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结构的一种改进,将同一个电池的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和另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投影到该电池的贴合面上时,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和另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间隔设置,并且一凸起筋的左边线和与其相邻的凸起筋的右边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结构的一种改进,将电池的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和与其贴合的另一个电池的贴合面上的凸起筋投影到该电池的贴合面上时,该电池的的凸起筋和与其贴合的贴合面上的凸起筋间隔设置,并且一凸起筋的上边线和与其相邻的凸起筋的下边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结构的一种改进,将电池的一个贴合面上的凸起筋和与其贴合的贴合面上的凸起筋投影到该电池的贴合面上时,该电池的的凸起筋和与其贴合的另一个电池的贴合面上的凸起筋间隔设置,并且一凸起筋的左边线和与其相邻的凸起筋的右边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5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