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背垫单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4397.7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0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吴耀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耀全 |
主分类号: | A47C7/40 | 分类号: | A47C7/4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李庆伟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椅 单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座椅背垫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办公座椅中,椅背上设有背垫,该背垫通常由尼龙网或者皮质面布构成。为了提高舒适性,所述背垫设置成与人体背部形状相一致的形状。但是,现有的背垫的表面都是平整的曲面,使用时存在以下的不足:使用者依靠在背垫上时,身体有时会某一个偏移,而背垫的形状只与使用者按普通姿势时(正靠于椅背时)相一致,所示当使用者身体有所偏移时,所述背垫就不能充分的与人体背部贴合,使用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座椅背垫单元结构,使用该背垫单元结构制作的背垫可以从各个方向对人体背部进行有效的支撑,大大提高了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椅背垫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支撑单元块和弹性连接臂,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块设置于基体前方,该支撑单元块与基体之间具有缓冲间隙;所述弹性连接臂至少为两个,该弹性连接臂的一端与支撑单元块连接,另一端与基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体在与支撑单元块对应处设有通孔,该通孔大于支撑单元块。这样使用时支撑单元块可以进一步向通孔内运动,增加缓冲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块为圆形,所述通孔为矩形,所述弹性连接臂一端连接在支撑单元块的边沿处,另一端连接在通孔的拐角处。采用该优选方案的好处在于:采用圆形支撑单元块可让使用者在各个方向均能受到均匀的支;弹性连接臂连接在支撑单元块的边沿上能够获得更好的弹性支撑;将通孔设置成矩形且让弹性连接臂连接在拐角处,可让连接更加牢固,不一撕裂。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性连接臂为2~4个。采用2~4个弹性连接臂既能获得支撑效果,又不至于数量过多造成结构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性连接臂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这样让支撑单元块在各个方向能够产生均匀的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支撑单元块由弹性连接臂连接,人体背部正压于支撑单元上时,支撑单元块对人体产生朝向正前方的弹性支撑力,而当人体背部侧偏时,支撑单元块也会随着人体背部的活动而产生偏转,使得该支撑块单元始终正向贴紧于使用者的背部,活动充分、有效的弹性支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背垫单元结构制作的背垫可以从各个方向对人体背部进行有效的支撑,舒适性大大提高。
2、本实用新型的背垫单元结构结构简单,将该背垫单元结构按一定规律排列可形成各种形状的背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背垫单元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背垫单元结构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图。
图5为利用图1和图4所示座椅背垫单元结构组合成的背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背垫设置到座椅椅背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3,本实施例的座椅背垫单元结构包括基体1、支撑单元块2和弹性连接臂3,其中,所述支撑单元块2设置于基体1前方,该支撑单元块2与基体1之间具有缓冲间隙。所述弹性连接的一端与支撑单元块2连接,另一端与基体1连接。
参见图1和图2,所述基体1在与支撑单元块2对应处设有通孔,该通孔大于支撑单元块2,这样使用时支撑单元块2可以进一步向通孔内运动,增加缓冲距离。具体地,所述支撑单元块2为圆形,所述通孔为矩形;所述弹性连接臂3为4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让支撑单元块2在各个方向能够产生均匀的支撑力;该弹性连接臂3一端连接在支撑单元块2的边沿处,另一端连接在通孔的拐角处。上述方案中,采用圆形支撑单元块2可让使用者在各个方向均能受到均匀的支撑;弹性连接臂3连接在支撑单元块2的边沿上能够获得更好的弹性支撑;将通孔设置成矩形且让弹性连接臂3连接在拐角处,可让连接更加牢固,不一撕裂。
本实施例的座椅背垫单元中,所述基体1、支撑单元块2和弹性连接臂3为一体化结构,通过模具注塑成型。
实施例2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连接臂3的数量为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耀全,未经吴耀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4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座椅椅背架的定点弯曲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座椅底盘的弹性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