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托辊的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4253.1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延柏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弘 |
地址: | 417009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配件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托辊的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的托辊大多都是在非常恶劣的环境内工作,一些密封效果不好的托辊都会因轴承内进入了粉尘等杂质而被卡死不能旋转,托辊外表面因不能旋转而被皮带磨破,同时,不转的托辊也会快速的增大皮带的磨损,并且使皮带产生跑偏的问题。为了改善密封效果,许多托辊都是采取减小公母圈间的间隙,或是增加密封圈系统的零件数量,有的密封圈零件的数量达到七件或者更多,这样就增大了托辊的旋转阻力,也加大了组装难度,增加了产品的成本。托辊的旋转阻力大了也会使得皮带机增大能耗,增加了用户的生产成本。因此,在减小托辊的旋转阻力的前提下,还要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便于维护的用于托辊的密封机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托辊的密封机构,所述托辊包括筒体、轴、轴承、轴承座和密封圈盖,所述轴承座外侧与所述密封圈盖内侧设置相互配合的环形密封齿,形成迷宫式密封机构;所述轴承与所述密封圈盖之间设置储油室,所述密封圈盖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油室连通的注油嘴;所述密封圈盖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筒体的内径;所述密封圈盖的中孔与所述轴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盖和轴承座上设置的环形密封齿为锯齿形。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还包括挡油圈,所述挡油圈靠近所述轴承内侧设置。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辊的密封机构,密封圈盖与轴承座之间的迷宫式密封机构以及储油室达到了良好的密封效果;密封圈盖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筒体的内径,使迷宫式密封机构面积更大,层数更多,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密封圈盖的中孔与所述轴过盈配合,工作时,筒体转动而密封圈盖静止,可以方便的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对托辊进行注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辊密封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托辊密封机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机构优选的应用于一种托辊,所述的托辊包括筒体、轴1、轴承2、轴承座3和密封圈盖4,所述筒体包括内外两层,外层筒体5由耐磨材料制成,内层筒体6由韧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机构具体包括:所述轴承座3外侧与所述密封圈盖4内侧设置相互配合的环形密封齿,形成迷宫式密封机构;所述轴承2与所述密封圈盖4之间设置储油室7,所述密封圈盖4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油室7连通的注油嘴8。
密封圈盖4设置在筒体的两端,轴承座3外侧与所述密封圈盖4内侧设置的相互配合的环形密封齿,形成了迷宫式密封机构,能够有效的阻止外部的水和粉尘进入托辊内部而影响轴承2的工作。轴承2与所述密封圈盖4之间的区域为储油室7,储油室7的设置位置承接上述的迷宫式密封机构,其内存储的油脂形成了一个可靠的密封层,即使有部分粉尘经过了整个迷宫层仍会被储油室7内的油脂阻挡,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储油室7中的油脂也对轴承2起到润滑作用。密封圈盖4还设置有与所述储油室7连通的注油嘴8,用于向储油室7填充油脂。
所述密封圈盖4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筒体的内径。同时,所述密封圈盖4的中孔与所述轴1过盈配合。在本实施例的托辊工作时,仅筒体旋转,而其两端部的密封圈盖4静止不动,这可以有效的避免本实施例的托辊设置在皮带输送机上工作时,其两个端面与皮带输送机的中支柱、边支柱、吊耳板之间的摩擦,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在工作时,密封圈盖4静止不动,使用者可以方便的在不停机的状态下通过注油嘴8向储油室7注油,以保证轴承2随时都能受到润滑。同时,可以在密封圈盖4的外表面上注明托辊的型号、规格、注意事项和生产厂家,令使用者能够在托辊的使用过程中方便清查。
另一方面,现有托辊的密封圈盖的外径都是与轴承的外径相等的,受到尺寸的限制,其迷宫的层数受限,因此密封效果欠佳。本实施例的密封圈盖的直径接近筒体的内径,其面积远大于现有托辊中的密封圈盖面积,相应的,迷宫式密封机构的层数明显更多,每一圈密封齿的直径也更大,粉尘想要经过整个迷宫层,需要走过的距离是现有的十倍以上,密封效果提升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延柏,未经杨延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42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内腔的牙刷柄部
- 下一篇:测量吹风器的效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