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磁离合器的皮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4059.3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恩祖;邹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光裕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7/14 | 分类号: | F16D27/14;F16H55/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地址: | 2018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磁离合器 皮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磁离合器的皮带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传统的电磁离合器包括一吸盘1′和一皮带轮2′,该皮带轮的端面上设有一摩擦片4′,该摩擦片为橡胶,且该摩擦片位于该皮带轮2′的端面与吸盘之间,当线圈3′通电时,产生磁力将吸盘1′吸附在高速旋转的皮带轮2′上,吸盘1′随着皮带轮2′一起高速旋转,吸盘1′连着压缩机主轴,从而带动压缩机工作;反之,压缩机停止工作。
然而,因为皮带轮上面装有摩擦片,该类摩擦在发动机周围环境温度或者压缩机运转自身产生温度下,极有可能失效,造成了吸盘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大大下降,从而导致该电磁离合器中吸盘易打滑,压缩机工作停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传统的电磁离合器中吸盘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易失效以及吸盘易打滑等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电磁离合器的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电磁离合器的皮带轮,包括轮毂、轮缘和轮轴,该轮毂的靠近轴心一端与该轮轴相连接,该轮毂的另一端与该轮缘相连接,其特点在于,该轮轴的内壁上套设有一轴承,该轮缘的外表面上沿该轮轴的轴向设有若干凹槽,该轮毂、轮缘和轮轴的表面上均设有一电泳漆材料层,各该电泳漆材料层的材质为阴性电泳漆,且各该电泳漆材料层的厚度为10μm-20μm;
该皮带轮靠近吸盘处的端面的表面粗糙度的Ra值为1.6μm-2.5μm,该端面的平面度大于或等于0,且该端面的平面度小于或等于0.02μm。
在本方案中,Ra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具体为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该轮毂、轮缘和轮轴的表面上均设有一电泳漆材料层,使得该皮带轮靠近吸盘处的端面上形成有电泳漆材料层,从而增加了该皮带轮与吸盘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摩擦力,提高了扭矩,防止吸盘与该皮带轮之间打滑,提高了离合器的性能,同时,该皮带轮的外表面上也形成有电泳漆材料层,起到了防锈的效果;端面的表面粗糙度的Ra值为1.6μm-2.5μm,平面度大于或等于0,且该端面的平面度小于或等于0.02μm,在保证了可加工性的同时,保证了电泳漆材料层稳固的附着在皮带轮的端面上,增加了皮带轮与吸盘之间的接触面积。
较佳地,该电泳漆材料层的厚度为15μm。
在本方案中,电泳漆材料层的厚度为15μm,不仅保证了该皮带轮的防锈效果,还确保了该电泳漆材料层稳固的附着在皮带轮的端面上。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皮带轮与吸盘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吸盘与皮带轮之间的扭矩,避免了电磁离合器工作时吸盘打滑,同时电泳漆材料层对皮带轮起到防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皮带轮。
附图标记说明:
现有的电磁离合器
吸盘:1′ 皮带轮:2′ 线圈:3′
摩擦片:4′
本实用新型皮带轮
皮带轮:1
轮毂:11 轮轴:12 轮缘:13
凹槽:14 轴承:15 电泳漆材料层: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磁离合器的皮带轮1包括轮毂11、轮缘13和轮轴12。该轮毂11的靠近轴心一端与该轮轴12相连接,该轮毂11的另一端与该轮缘13相连接。该轮轴12的内壁上套设有一轴承15,该轮缘13的外表面上沿该轮轴12的轴向设有若干凹槽14。
其中,该轮毂11、轮缘13和轮轴12的表面上均设有一电泳漆材料层16,各该电泳漆材料层16的材质为阴性电泳漆,且各该电泳漆材料层16的厚度为10μm-20μm。
在本实施例中,该轮毂11、轮缘13和轮轴12的表面上均设有一电泳漆材料层16,使得该皮带轮1靠近吸盘处的端面上形成有电泳漆材料层,从而增加了该皮带轮1与吸盘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摩擦力,提高了扭矩,防止吸盘与该皮带轮1之间打滑,提高了离合器的性能,同时,该皮带轮的外表面上也形成有电泳漆材料层,起到了防锈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光裕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光裕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40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