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湿地-生态塘复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2165.8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为;韦彦斐;顾震宇;裘知;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湿地 生态 复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湿地-生态塘复合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新技术,其特点是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简单,是一种生态治理污水的方法,可作为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一种有效替代技术,且对于节省资金、保护水环境以及进行有效的生态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故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
例如公开号为CN10314525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折叠流人工湿地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上一下层叠设置的表流湿地、潜流湿地以及位于表、潜流湿地之间的隔水层,所述表流湿地与潜流湿地的水源流向相反并且二者之间通过配水渠连接,配水渠具有用于将经表流湿地处理过的水源转分配至潜流湿地的配水花墙。其可在不增大原有人工湿地系统的表流湿地的面积的前提下使其具备潜流湿地处理的功效,从而可在与现有人工湿地系统等大的占地面积内大大提高湿地系统对污水水源的净化效率,提高水处场合的土地利用率,
公开号为CN10235131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潜流配水带和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所述潜流配水带中填充过滤物质,至少部分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覆盖潜流配水带,所述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为植物种植土层,所述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潜流配水带的延伸方向与浅地表潜流人工湿地水流方向垂直,还可设置一级预处理装置。
但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手段,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常受到季节、温度、植物类型、水力负荷、污染物负荷、进水SS以及管理不善的种种影响,造成出水水质的不稳定,限制了其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湿地-生态塘复合系统,可作为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直接用于城镇生活污水、地表景观水的处理,或是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提标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实现水资源的再循环利用。
一种一体化湿地-生态塘复合系统,包括反应槽,还包括:
主挡墙,位于反应槽内将反应槽分隔为湿地区和生态塘区,该主挡墙的下部带有连通所述湿地区和生态塘区的过水孔;
上填料层,位于湿地区的上部,上填料层上方设置总进水口,上填料层上种植湿地植物;
下填料层,位于上填料层下方,下填料层与生态塘区相连通;
隔板,位于上、下填料层之间,该隔板上带有连通上、下填料层的过水孔;
曝气管,位于下填料层内;
总出水口,位于生态塘区的上部。
待处理污水从总进水口进入上填料层内,经过上填料层一次处理后进入下填料层,在下填料层内进行二次处理,二次处理后进入生态塘区,在生态塘内进行三次净化处理,三次净化处理后由总出水口排放,水质得到进一步稳定。
为了延长水在上填料层内的停留时间,增强处理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上填料层内设置若干块竖直向的子挡墙,每个子挡墙上均带有过水孔,所有子挡墙将所述上填料层分隔为若干个单元格。
进一步优选,所述总进水口位于距离主挡墙最近的单元格上方,所述隔板的过水孔位于距离主挡墙最远的单元格下方。
更进一步优选,所有子挡墙上的过水孔上下间隔布置,上填料层内形成折流通道。
更进一步优选,距离主挡墙最近的子挡墙的过水孔分布在整个该子挡墙上。
更进一步优选,所述上填料层内设置三个子挡墙,自主挡墙起依次为第一子挡墙、第二子挡墙和第三子挡墙,第一子挡墙的过水孔布满整个该子挡墙,第二子挡墙的过水孔位于该子挡墙的下部,第三子挡墙的过水孔位于该子挡墙的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上填料层内设置若干布水管,总进水口出设置三通,总进水管通过三通连接布水管多点同时布水。
作为优选,上填料层内选择活化沸石,尺寸为18cm。
作为优选,所述下填料层中且靠近隔板上的过水孔处沿竖直向设有均布墙。进入填料层的水能更好的匀布在下填料层中,均布墙还起到支撑上填料层和隔板的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曝气管包括:
若干根竖直气管,贯通上填料层,延伸至下填料层中,顶部为进气口;
若干根水平气管,与对应竖直气管的下端连通,水平气管铺设在下填料层中,每根水平气管上连通若干根通气支管,水平气管和通气支管上均带有若干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21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纳米除铁锰设备
- 下一篇:一种水体生物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