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张类介质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2101.8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雷云;朱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02 | 分类号: | B65H5/02;B65H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张 介质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片类介质传输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金融自助设备中防止夹持带脱落的纸张类介质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纸张类介质处理装置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在这些纸张类介质处理设备中为了实现纸张类介质的处理和人机之间的交换功能,都需要装配有纸张类介质传输装置,该装置传输纸张类介质到各功能处理模块,以及将处理完成的纸张类介质传输到终端存放或者传输给使用者。
为了实现对介质的传输要求,在传统的纸张处理装置中作为输送纸张的输送装置利用夹持带夹持纸张介质达到连续输送纸张介质的目的,该夹持带由相对转动的辊轮带动,该对相对转动的辊轮装配在转轴上。
在不同地域环境、天气环境的影响下,纸张的状态可能存在不好的状态,不好状态的纸张在传输时可能会卡滞在传输通道上。例如,金融自助设备中使用的纸币处理装置就存在这种情况,在纸币的传输中,由于纸币可能存在折角、破洞、粘贴异物等异常现象,纸币有可能卡滞在传输通道上。
但由于纸币传输速度还要求越来越快,如果张紧夹持带的皮带轮跨距大,夹持带包角小,辊轮上的夹持带会容易从辊轮上脱落,皮带脱落的设备就定停止运行,需要人工修复,这样不仅降低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纸张类介质传输装置夹持带容易脱落和传输通道不便于维护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有效防止夹持带脱落,且传输通道便于维护的纸张类介质传输装置。
这种纸张类介质传输装置,其包括:
一支撑板,用于安装和支撑如下零部件;
一主动轴和张紧轮轴,以及与该主动轴和张紧轮轴对应并置的至少两个从动轮轴,该主动轴、张紧轮轴以及从动轮轴上分别对应设置有辊轮,该主动轴和张紧轮轴的辊轮上架设和张紧第一夹持带,至少两个从动轮轴的辊轮上架设和张紧第二夹持带,该第一夹持带与第二夹持带形成对纸币类介质的夹持传输通道;
其中,所述主动轴和张紧轮轴以及从动轮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该支撑板一侧,另一端形成悬空端,第一夹持带和第二夹持带的夹持段之间设有张紧辊轮,架设夹持带的辊轮为鼓形轮,张紧辊轮的两侧设有挡边。
优选的,所述张紧辊轮呈鼓形。
优选的,所述张紧辊轮外侧设有两个倒棘,该倒棘与张紧辊轮形成至少部分轴向重叠。
进一步的,该倒棘宽度小于夹持带在张紧辊轮上的包角范围。
进一步的,该倒棘设置于该挡边的外侧,该倒棘与该张紧辊轮对该挡边形成夹持装配。
进一步的,该倒棘与该挡边之间的间隙小于夹持带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夹持带为至少2对,架设夹持带的辊轮相对独立地设置于主动轴、张紧轮轴以及从动轮轴上。
该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张紧夹持带的张紧辊轮的两侧设有挡边和倒棘,可以有效防止夹持带从辊轮两侧的滑落;
2、由于主动轴和张紧轮轴等辊轮的安装轴均采用第一端固定,另一端形成自由端,以及至少2对相对独立地设置的夹持带,使得即使一条出现脱落也不会影响其他夹持带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纸张类介质传输装置的金融设备中的机芯整机示意图;
图2是该纸币传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张紧轮正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张紧轮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为纸张类介质传输装置在单张存款机中的机芯整机示意图,该机芯包括纸币识别模块01、暂存模块03、钱箱07、缓冲区10、存钞区08、纸币上部传输通道02、纸币下部传输通道09、纸币暂存传输通道06和纸币退钞传输通道11。此外还包括导向装置04a,用于将纸币从上部传输通道引导至缓冲区,或者将缓冲区的纸币引导至暂存传输通道;导向装置04b,用于将纸币从缓冲区引导至下部传输通道,或者与04a共同作用,将缓冲区的纸币引导至暂存传输通道。由此使得缓冲区顺利的由通过能够双向搬送纸币的内部搬送路径来连接上部传输通道02、暂存传输通道06和下部传输通道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2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