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气式清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41832.0 | 申请日: | 2014-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吕承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4 | 分类号: | B08B7/04;B08B3/08;B08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清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组件,特别涉及一种透气式清洁组件。
背景技术
便携式触控阅读器例如平板电脑、手机、iPad、iPhone、e-BOOK等具有触控式屏幕,以供使用者触控使用。这些便携式触控阅读器通常被使用者随身携带,以供使用者随时使用。
由于便携式触控阅读器供使用者随身携带使用,当外出或环境清洁度不佳的情况下使用触控式阅读器时,空气中的灰尘污物容易积附于触控式屏幕;再加上操作时,是以使用者的手指以触控方式操作触控式屏幕,这也容易造成将使用者的指纹附着于触控式屏幕的情况。这些灰尘及指纹将明显影响触控式屏幕及照相镜头的清晰度。为求视觉及阅读上的清晰度,有必要随时将附着于触控式屏幕上的灰尘及指纹等污物予以清除。
清洁触控式屏幕时,不适合以随身的物件例如面纸及手帕等粗糙物件来清洁,这将会严重刮伤触控式屏幕;而是必须配合专用的清洁布来擦拭清洁触控式屏幕。为清除例如指纹或油渍的痕迹,有时尚需辅以清洁液,在以清洁布擦拭屏幕之前,先将清洁液喷洒于清洁布,再以清洁布擦拭屏幕上的脏污处,以达到彻底清洁的效果。
然而,目前市售的清洁组件,其清洁液瓶及清洁布是分散摆置,其体积庞大且零散,并不适合随身携带。再者,现有清洁布通常收纳在封闭的盒体中,但是,清洁布于沾湿清洁液擦拭使用之后,清洁布仍处于潮湿状态,其被收纳于封闭的盒体时,会滋生细菌,产生发霉现象,既不卫生,而且影响日后的擦拭清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式清洁组件,其可以将清洁液瓶及清洁布整合收纳,而且对清洁布具有透气干燥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透气式清洁组件,其包含:清洁液瓶,其具有位于相对端的瓶口端与瓶底端,瓶口端设有喷嘴;罩体,其具有位于相对端的开口端与封口端,罩体由开口端可拆卸地组合于清洁液瓶,罩体的上部与清洁液瓶之间形成容置室,且罩体的周壁在对应于容置室的区域设有多个透气孔;以及清洁布,其收纳于容置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罩体通过螺合结构组合于清洁液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螺合结构包含:多个螺合凸体,其设于清洁液瓶的外壁;以及多个螺合凹槽,其设于罩体的开口端的内壁,并与多个螺合凸体相匹配螺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清洁液瓶的瓶底端设有扩大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扩大部为多角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罩体的开口端的外壁设有多个止滑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清洁液瓶的喷嘴覆盖有喷嘴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依据本实用新型的透气式清洁组件利用罩体将清洁液瓶及清洁布整合为一体,携带方便;而且罩体凭借其透气孔而具有透气作用,使得空气可以在罩体的容置室与外部之间流通,进而使得收纳于罩体容置室内部的清洁布常保干燥,避免滋生细菌及发霉。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气式清洁组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透气式清洁组件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透气式清洁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透气式清洁组件沿其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透气式清洁组件的透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当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请参阅图1至图4,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透气式清洁组件包括有清洁液瓶100、罩体200与清洁布300。
清洁液瓶100具有位于相对端的瓶口端110与瓶底端120,瓶口端110设有喷嘴130,喷嘴130用以通过按压方式将清洁液瓶100内部的清洁液向外喷洒。喷嘴130覆盖有喷嘴盖150,其用以保护喷嘴130避免被误压,以及避免清洁液挥发。清洁液瓶的瓶底端120设有多角形(实施例为六角形)的扩大部140,其作为与罩体200之间的组合挡止部及组合拆卸时的握持部,并可防止清洁器组在平放时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柏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41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