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8459.3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宋孟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孟璐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复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电子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术是指当一个人因某种因素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产生悴死现象,为紧急掌握患者生机,将患者从死亡的边界线抢救回来的一种急救技术。如果在患者倒地后四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术则患者救活率高达43%。在国外,对悴死病人的救活率超过百分之四十,反观国内,在紧急救护网体制尚未建全下,研究显示,患者到医前的救活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四,这其中原因是绝大多数人没有受过正规的心肺复苏术训练。即便是医生,也有很多人在初出茅庐的时候发生过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因力度过猛导致病人肋骨折断加速死亡的惨剧。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辅助医疗急救的心肺复苏装置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其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对医疗急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包括压力感应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压力对比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压力感应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压力对比模块相连,并为上述各模块提供电源;所述压力感应模块与压力对比模块相连,其用于检测使用者对人体施加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数据传送给压力对比模块;所述压力对比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语音模块相连,压力对比模块将收到的压力数据传送给显示模块,并对收到的压力数据与标准压力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对比结果发送指令信号给语音模块,同时将语音模块提示的施压频率传送给显示模块;所述语音模块根据收到的指令信号选择相应的语音提示进行播放;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收到的压力数据和施压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携带及使用方便,能够辅助医疗急救,提高救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包括压力感应模块(比如,采用德国威卡OEMSCT-1压力传感器)、显示模块(比如,采用三星全彩液晶屏,尺寸2CM*7CM)、语音模块(比如,采用ISD4003)、压力对比模块(比如,采用SN74ALS688DW)和电源模块(比如,采用5V电源)。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压力感应模块、显示模块、语音模块、压力对比模块相连,并为上述各模块提供电源;所述压力感应模块与压力对比模块相连,其用于检测使用者对人体施加的压力,并将检测到的压力数据传送给压力对比模块;所述压力对比模块分别与显示模块、语音模块相连,压力对比模块将收到的压力数据传送给显示模块,并对收到的压力数据与标准压力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对比结果发送指令信号给语音模块,同时将语音模块提示的施压频率传送给显示模块;所述语音模块根据收到的指令信号选择相应的语音提示进行播放;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收到的压力数据和施压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装置,其外观为直径20CM的圆盘,厚度为0.8CM,用柔性塑质封装形成片状装置。现场使用时,首先将片状装置放置于胸口处,然后将双手压紧装置圆心处即可。打开电源开关,带上耳机,系统语音进行简要说明,双手重叠压在指示区内,按指令进行施压,压力区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把当前压力数值发送到压力对比模块,压力对比模块与预先存储的标准压力进行对比,压力合格时,液晶显示屏会显示“压力正常”,压力不达标时,液晶显示屏会显示“压力不够”或“压力过大”,同时耳机也会听到语音提示。当液晶显示屏点亮后,会有节奏地倒数秒(比如,4、3、2、1秒),使用者只需跟着倒数数字进行按压即可,耳机也会进行语音同步引导。每施压一次后液晶显示屏自动切换到压力显示模式,然后继续进行倒计时数秒。心肺复苏术有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就是频率,即按压胸部的快慢。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引导使用者以正确的频率施压,为急救争取最为有利的时间,提高救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孟璐,未经宋孟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84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