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式吹锡风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6314.X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1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朗弘热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式 吹锡风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散热管在制作过程中的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吹锡风嘴。
背景技术
水箱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除了设计合理外,最为重要的就是散热器芯体的散热效果,芯体的散热效果除了芯体本身的结构处,散热管、散热片、散热管跟散热片的钎焊效果、散热管是否泄漏有着非常大的关联,而散热管跟散热片之间的钎焊、散热管本身的焊合率则跟锡层的厚度有着一定比例的关系。
吹锡风嘴主要用于水箱散热管在制作时,用于吹拂铜管表面锡焊层的,现有技术中的吹锡风嘴由于是固定式的,无论管速与管形有没有变化,该吹风嘴都以是固定的风压对铜管表面的锡进行吹拂,会造成不同管速跟不同管形的管表面的覆锡层厚薄不均,最终造成散热管泄漏、散热管在与散热片钎合时钎合率不好的质量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式吹锡风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吹锡风嘴,包括进风筒、分别密封固定在进风筒顶部和底部的顶盖和底盖,所述进风筒内套有可调式内风筒,所述进风筒与可调式内风筒侧壁同一处开有缺口,所述进风筒的缺口处的两个壁沿向外延伸分别构成连接边,所述可调式内风筒的缺口处的两个壁沿向外延伸分别构成调节边,所述进风筒与可调式内风筒通过调节螺栓从两侧穿过连接边上的螺栓孔后顶住调节边后固定连接;所述底盖下端连接有控压阀,所述控压阀内设有气流量角度控制装置,所述控压阀下端连接有风嘴气管连接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可调式内风筒的调节边,与进风筒连接边通过调节螺栓连接的固定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可调式内风筒的筒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控制其内部的气流量大小。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顶盖上设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底端伸入可调式内风筒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压表可以实时监控吹嘴内部的气压大小,并可通过试验记录下各种管型所适应的气流量及喷嘴的大小,从而实现散热管表面吹锡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气流量角度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控压阀内的节气门调节杆和固定在节气门调节杆上用于密封控压阀的控压阀节气门,所述节气门调节杆两端穿过控压阀伸出控压阀外部,所述控压阀外壁上固定有气门调节定位角度尺,所述气门调节定位角度尺上设有若干插孔,所述气门调节定位角度尺套在节气门调节杆伸出控压阀外部的一端上,所述气门调节定位角度尺与节气门调节杆之间设有气门固定销,所述气门固定销一端插入所述气门调节定位角度尺的其中一个插孔内,所述气门固定销另一端插入节气门调节杆中心孔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气流量角度控制装置设置在控压阀内通过调节控压阀节气门的开度进而控制从吹嘴内吹出的气流量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结构牢固可靠,使用方便省力,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不高;通过气门控压阀、气流量控制角度装置、气压表来试验并记录下各种管型所适应的气流量及喷嘴的大小,从而实现散热管表面吹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零件装配爆炸图。
图中,1-进风筒、2-底盖、3-调节边、4-可调式内风筒、5-调节螺栓、6-顶盖、7-控压阀、8-控压阀节气门、9-节气门调节杆、10-气门调节定位角度尺、11-气门固定销、12-气压表、13-风嘴气管连接管、14-连接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风筒1、分别密封固定在进风筒1顶部和底部的顶盖6和底盖2,所述进风筒1内套有可调式内风筒4,所述进风筒1与可调式内风筒4侧壁同一处开有缺口,所述进风筒1的缺口处的两个壁沿向外延伸分别构成连接边14,所述可调式内风筒4的缺口处的两个壁沿向外延伸分别构成调节边3,所述进风筒1与可调式内风筒4通过调节螺栓5从两侧穿过连接边上的螺栓孔后顶住调节边3后固定连接;所述底盖2下端连接有控压阀7,所述控压阀7内设有气流量角度控制装置,所述控压阀7下端连接有风嘴气管连接管13。
上述方案中,所述顶盖6上设有气压表12,所述气压表12底端伸入可调式内风筒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朗弘热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朗弘热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