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纱机小管纱引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6047.6 | 申请日: | 2014-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仝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仝泽 |
主分类号: | B65H49/02 | 分类号: | B65H49/02;D01H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纱机 管纱 引头器 | ||
技术领域
纺织工程。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纺织技术中,细纱机开车时,需要用相同成分相同支数的管纱给细纱机引头,形成自动纺纱。落纱工引头均用满纱,满纱用去了一部分(约1/4)就不好再用于引头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小管纱来引头,直至用完管纱。本发明由杯体1和杯盖2组成,小管纱7(或满纱)置于引头器杯体1和杯盖2中,小管纱7中间有纱管6,长螺栓10穿过垫片5、纱管6、锥块8垂直穿过杯体1底部中心孔在外侧与手旋螺母9相联结,旋紧手旋螺母9,长螺栓10受到拉伸力作用,长螺栓10的头部通过垫片5对纱管6产生压力,在此压力作用下纱管6垂直紧固于杯体1底部。锥块8的作用是防止纱管6底端不平而造成纱管6倾斜。管纱头端4穿过杯盖2中心瓷眼3,旋紧杯体1和杯盖2,杯盖2杯体1轴心与纱管6轴心重合。拉出管纱头端4,给细纱机引头,在细纱机纱管卷绕作用下,小管纱7上的细纱轴向退绕,高速输出,管纱头端4前进阻力小,落纱工可以顺畅进行引头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剖面图。
图中符号说明:
1-杯体;2-杯盖;3-瓷眼;4-管纱头端;5-垫片;6-纱管;7-小管纱;8-锥块;9-手旋螺母;10-长螺栓;杯体1和杯盖2由螺纹联结,旋紧可固定为一整体。
具体实施方式
纺纱车间的络筒工序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一些小管纱7,处理这些小管纱7既费工又费钱。使用本专利产品,就可以把大部分小管纱7利用起来降低回丝率,提高纺织企业经济效益。
落纱工引头操作时,首先打开杯盖2,见附图,松开手旋螺母9,将长螺栓10垫片5抽出,然后穿过待用小管纱7,使其居中穿过锥块8穿出杯体1底部中心孔,旋上并旋紧手旋螺母9,固定小管纱7,使纱管6垂直紧固于杯体1底部,拉出管纱头端4,再将其穿过杯盖2中心瓷眼3,旋紧杯盖2,此时杯体1杯盖2的轴心与纱管6的轴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拉长管纱头端4,即可给细纱机引头。
纺纱车间更改新产品时,常常要纺制引头纱,如此就要开一台细纱机纺引头纱,既费时间又费电。使用本专利产品,我们就可以为各种纱支产品准备一定数量的小管纱作引头纱。针对要改纺的品种,我们可以从引头纱库中选好小管纱7,产品了批时,我们可以把一定量的小管纱储存起来,待下次改纺该种产品时这些小管纱即可作为引头纱。
本实用新型产品还能使新工人容易掌握引头操作技术,使熟练员工操作更流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仝泽,未经仝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硅钢连续退火炉氮氢配比加湿装置
- 下一篇:驼峰网带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