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格子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5564.1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谭玲玲;秦涔;夏锋;黄筠;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02 | 分类号: | C21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格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炉或热风炉前置炉蓄热室用的新型格子砖。
背景技术
目前,热风炉的作用是利用高炉煤气燃烧后的烟气加热鼓风机鼓出的冷风送至高炉内,热风炉前置炉的作用是利用高炉煤气燃烧后的烟气加热助燃空气,预热后的助燃空气送至热风炉内燃烧,目的在于提高热风温度,降低燃料消耗。热风炉或热风炉前置炉蓄热室用的格子砖作为中间传热介质,在燃烧期间蓄积热量,在送风期间释放热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蓄热室内格子砖的重量、加热面积、传热效率是影响送风时间和送风温度的关键因素,蓄热重量越大,加热面积越大,送风温度越趋近于拱顶温度,送风时间亦越长。
通过研究发现,减小格孔直径,增加格孔数量,加大格子砖活面积的手段能实现加热面积及蓄热体积均增大的事实,因此近些年国内外一些热风炉纷纷开始采用小孔径的三十七孔格子砖,然而这种格子砖会带来以下问题:1.由制造及施工因素引起的通孔率极低;2.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灰堵现象,进而影响传热效果,造成送风温度低,送风时间短,烟气温度高,蓄热室内阻损大等后果。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格子砖,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气流通畅、传热效果好的新型格子砖。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格子砖,包括砌体,所述砌体呈正六棱体,多个格孔自上至下贯设于所述砌体,所述砌体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外围环设有锁扣凹槽,所述锁扣凹槽的中心与所述砌体的上端面的中心重合,所述砌体的下端面凸设有三个锁扣凸槽,三个所述锁扣凸槽位于所述锁扣凹槽的正下方,三个所述锁扣凸槽在所述砌体的下端面上互呈120°分布,且三个所述锁扣凸槽的中心与所述砌体的下端面的中心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凸槽的正中心处设有一个所述格孔,通过所述锁扣凸槽连通其外围均匀分布的6个所述格孔。
进一步地,所述格孔的数量为37个,均匀分布于所述砌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格孔呈锥形,其上端的内径大于其下端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凸槽呈圆台或正六棱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新型格子砖在砌筑时,将一个新型格子砖的锁扣凸槽置于另一个新型格子砖的锁扣凹槽内,从上到下采用错位排列砌筑方式,使蓄热室整体稳定性更强,并且利用所述锁扣凹槽对气流起到互混、重新分配以及调压的作用,使得所述新型格子砖具有气流通畅、传热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格子砖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格子砖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格子砖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格子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格子砖,包括砌体100,所述砌体100呈正六棱体。多个格孔1自上至下贯设于所述砌体100,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格孔1的数量为37个,均匀分布于所述砌体100内,而所述格孔1的周边还具有18个半孔和6个1/3孔,也就是说所述新型格子砖总共具有61个孔。所述格孔1呈锥形,其上端的内径大于其下端的内径,而格孔1的内径越小,通过气流的流速则越大,其传导热的效率就越高。
如图1至图4,所述砌体100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一凸出部2,所述凸出部2的外围环设有锁扣凹槽3,所述锁扣凹槽3的中心与所述砌体100的上端面的中心重合,并且所述锁扣凹槽3与36个所述格孔1相连通,从而形成了孔孔连通的结构,使得其具有均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5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长薄壁管件感应淬火变形控制装置
- 下一篇:防漏型转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