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电流恒流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5243.1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方曙明;刘万军;何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华精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常跃英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率的大电流恒流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的绿色充电电池,具有电压高、体积小,循环性能好和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但它对充电条件要求比较苛刻,要求在规定大小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充电,否则会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引发爆炸等安全事故。传统方案是采用开关电源加上恒流电路为锂离子电池充电,但这种电路电源体积大,效率低,成本高,可靠性差,需要开发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恒流充电限流技术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大电流恒流充电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电流恒流充电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模块、采样电路模块和开关管输出电路模块,还包括连接于控制电路模块与开关管输出电路模块之间的开关管驱动模块,所述采样电路模块产生的采样信号输入控制电路模块,控制电路模块通过产生PWM信号经开关管驱动模块放大后输出控制开关管输出电路模块输出相应的电流实现闭环充电控制。
所述开关管输出电路模块包括开关管Q1,所述开关管Q1源极和漏极分别和一二极管D1的正负极连接,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连接一电感L1后与并联的电容C4~C6连接,开关管Q1导通时工作电源给电感L1和电容C5充电,开关管Q1截止时,电感L1和电容C5通过相互并联的二极管D3和D2维持放电电流的连续性。
所述开关管驱动模块包括三极管Q6和三极管Q8,所述三极管Q6和三极管Q8的通过发射极和基极相互连接,其基极相连一端通过一电阻R26连接于控制电路模块,其发射极相连一端通过一电阻R5连接至开关管Q1的栅极,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电源,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连接一稳压二极管Z4,且三极管Q8集电极端与开关管Q1源极连接。
所述采样电路模块通过一电阻R1产生采样信号输入控制电路模块。
所述电感L1通过一熔断器F1连接至负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电流恒流充电电路,通过控制电路模块产生PWM信号并经过开关管驱动模块放大后调整开关管的导通占空比,从而控制输出电流大小,超过设定值就进入恒流限流模式,达到控制充电电流的大小,有效保护了电池,该电路利用控制电路模块产生PWM信号调整开关管的导通占空比,只需一个MOS管和几个阻容感外围器件即可实现高效率大电流恒流功能,较传统开关电源+恒流方案,效率更高,效率从90%提升到95%以上,省掉了变压器,电源IC,整流桥等,降低了成本,减少PCB面积,使产品更小,更节能环保效率高,实用性强而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率大电流恒流充电电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大电流恒流充电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模块、采样电路模块和开关管输出电路模块,还包括连接于控制电路模块与开关管输出电路模块之间的开关管驱动模块,所述采样电路模块产生的采样信号输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产生PWM信号通过开关管驱动模块控制开关管输出电路模块的占空比进行闭环控制。
电容C1和C2串联后与电容C3并联,其并联后的一端连接电路B+端,另一端连接电阻R1后连接于控制模块中的PWM产生芯片的GND-1端,同时与开关管输出电路模块中的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
开关管Q1的源极和漏极并联二极管D1,开关管Q1的源极和栅极并联电阻R12,开关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5同时与三极管Q6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6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和基极分别相互连接,三极管Q6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连接端与稳压二极管Z4的负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正端同时连接于三极管Q8的集电极和开关管Q1的源极,三极管Q6和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端通过电阻R26连接与PWM产生芯片的DRI端,三极管Q6的集电极同时连接电源和连接电容C27后与PWM产生芯片的GND-1端连接。
二极管D3和D2相互并联后与串联的电阻R1、R2并联,其负端连接电路的B+端,正端同时连接开关管Q1的漏极和电感L1的一端,电容C4和C6串联后与电容C5并联,其一端连接电路B+端,另一端与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的同时连接模拟地端AGND和连接熔断器F1后连接至负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华精机有限公司,未经信华精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5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动动力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结膜炎的洗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