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炭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4182.7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荆运旺;傅玲;詹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洋炭素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26 | 分类号: | H01R3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炭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吸尘器电机的新型炭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吸尘器电机不断地向高转速、高效率方向发展,对炭刷材质本身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结构上似乎没有大的突破。为了进一步提升炭刷的性能,有必要对现有炭刷的结构进行优化。现有炭刷结构如图1和2所示,炭刷包括导线1和刷体2。使用时,刷体2一边与弹簧3接触,产生压力,另一边与电机换向器4接触,达到导电,使电机旋转起来的功能。由于刷体2与其外面的固定套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电机运行时,炭刷抖动较大,易造成接触不良,换向火花较大,炭刷磨损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减小炭刷在运行中的抖动,从而减小换向火花,延长炭刷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炭刷结构,用于吸尘器电机,包括:导线和刷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与弹簧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刷体与电机换向器的接触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斜面。
其中,所述刷体与弹簧的接触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70°±10°。
其中,所述刷体与电机换向器的接触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8°±3°。
其中,所述一定弧度为比所述电机换向器的半径大0.5-1mm。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炭刷由于刷体与弹簧的接触面为斜面,弹簧给炭刷提供了一个沿着换向器旋转方向的分力,使炭刷与换向器的接触更加稳定。刷体和电机换向器的接触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斜面,使接触面积有所增大,从而降低了电流密度,炭刷的温度有所降低,炭刷的磨损会有所减小;同时降低了接触电阻,能耗有所降低,电机的效率会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示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图1为现有炭刷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炭刷使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炭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炭刷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3和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炭刷结构,用于吸尘器电机,包括:导线1和刷体2。刷体2与弹簧3的接触面为斜面5,斜面5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70°±10°。由于刷体2与弹簧3的接触面为斜面5,弹簧3给炭刷提供了一个沿着换向器4旋转方向的分力,使炭刷与换向器4的接触更加稳定。刷体2与电机换向器4的接触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斜面6,斜面6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8°±3°。刷体1的弧度比电机换向器4的半径大0.5-1mm。刷体2和电机换向器4的接触面为具有一定弧度的斜面6,使接触面积有所增大,从而降低了电流密度,炭刷的温度有所降低,炭刷的磨损会有所减小;同时降低了接触电阻,能耗有所降低,电机的效率会有所提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炭刷结构在实际运行中始终往一边倾斜,抖动相应减少。
使用同一材质普通炭刷与本实用新型双斜面炭刷的100小时耐久测试对比:
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本实用新型双斜面炭刷比普通结构炭刷转速提高了536rpm;电机效率提高了0.6个百分点;磨损率降低了25.88%(从6.22mm/100小时降低到了4.61mm/100小时)。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洋炭素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洋炭素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 下一篇:具有氮化物膜的复合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