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双面小圆机下针筒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3136.5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汉翔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16 | 分类号: | D04B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双面 小圆 针筒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速双面小圆机下针筒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普通的高速双面小圆机,其下针筒传动装置都是采用一个轴承装在底座上,针筒底座由轴承进行轴向与径向的有效固定,同步带轮也由此轴承进行轴向与径向的有效固定。针筒底座与同步带轮通过螺钉连接,而且还与针筒定位配合后进行螺钉连接,这样外界动力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就能带动针筒转动。
通过对以上传动结构加以分析,轴承本身并不是很厚,要同时固定针筒底座和同步带轮,给针筒传动的稳定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下针筒松动过大,同时震动也加剧,与上针盖不能有效的同步,严重影响了织物的编织,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震动小的高速双面小圆机下针筒传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双面小圆机下针筒传动装置,包括针筒、底座、针筒底座和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位于针筒底座下端,同步带轮通过第二轴承支撑在底座上,所述针筒底座通过第一轴承支撑在底座上,所述第一轴承一端抵住底座,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盖固定,所述第二轴承一端抵住底座,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盖固定,所述底座上端內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弹簧,所述第一轴承盖的端部伸入第一凹槽内且抵住弹簧,所述底座下端內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轴承盖的端部伸入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减震垫。
进一步,所述针筒和针筒底座之间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针筒底座和同步带轮之间通过第二螺钉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行编织织物时,外界动力带动同步带轮转动,由于同步带轮与针筒底座通过第二螺钉连接,同步带轮由第二轴承支撑,第二轴承盖抵住第二轴承并通过减震垫减小了震动,运行平稳;针筒底座和针筒通过第一螺钉连接,针筒底座通过第一轴承支撑,第一轴承盖抵住第一轴承并通过弹簧减震,运行平稳,这样同步带轮转动就能带动针筒的转动。
由于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支撑针筒底座和同步带轮,并分别通过弹簧和减震垫消除震动,相比一个轴承作为支撑点,该改进大大增加了传动的稳定性,使上针盖与下针筒能始终保持同步,最终保证了织物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针筒1、底座2、第一凹槽21、弹簧22、第二凹槽23、减震垫24、针筒底座3、第一轴承盖4、第二轴承盖41、第一轴承5、同步带轮6、第一螺钉7、第二螺钉8、第二轴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速双面小圆机下针筒传动装置,包括针筒1、底座2、针筒底座3和同步带轮6,所述同步带轮6位于针筒底座3下端,同步带轮6通过第二轴承9支撑在底座2上,所述针筒底座3通过第一轴承5支撑在底座2上,所述第一轴承5一端抵住底座2,另一端通过第一轴承盖4固定,所述第二轴承9一端抵住底座2,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盖41固定,所述底座2上端內缘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第一凹槽21内设有弹簧22,所述第一轴承盖4的端部伸入第一凹槽21内且抵住弹簧22,所述底座2下端內缘设有第二凹槽23,所述第二轴承盖41的端部伸入第二凹槽23内,所述第二凹槽23内设有减震垫24。
所述针筒1和针筒底座3之间根据相应配合要求用第一螺钉7紧定,所述针筒底座3和同步带轮6之间通过第二螺钉8紧定。
本实用新型更改底座2的结构,使其上能安装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9、弹簧22和减震垫24,增加了针筒底座3和第一轴承5的接触长度,使第一轴承5能完全固定在针筒底座3的安装面上,并通过弹簧22吸收来自第一轴承5的震动;增加了同步带轮6与第二轴承9的接触长度,使第二轴承9能完全固定在同步带轮6的安装面上,并通过减震垫24吸收来自第二轴承9的震动,此举大大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汉翔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汉翔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31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油脂的科学利用
- 下一篇:一种有机硅防水涂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