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稻定点定量深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2531.1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8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向镜;朱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5/04 | 分类号: | A01C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定点 定量 施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水稻定点定量深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其种植面积占世界的1/5。在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素又是水稻生产的重要限制性大量元素,也是人类提高产量的巨大动力。我国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20%,而氮肥用量占世界水稻氮肥用量37%,目前我国稻田单季氮肥用量平均为180kg/hm2,比世界单位面积用量高出75%。灌溉稻田施用氮肥后,由于在土壤-水系统中氨的挥发、反硝化作用、表面流失以及渗漏作用等造成氮肥损失,因此氮肥利用率相对偏低。氮肥面施后,稻田表面水中铵态氮浓度增加,pH值上升,从而导致氨的挥发损失。氮肥深施是提高淹水稻田氮肥利用率最有效的途径。与传统的表施方法相比,氮肥深施不仅能减少氮素的损失,而且能增加产量。因此,氮肥深施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农学利用率。超大颗粒尿素采用深施的方法,其适宜氮肥用量是传统施肥法要求最适用量的76%~93%。
目前我国水稻机插面积迅速扩大,在机插的同时将肥料深施入秧苗附近,使肥料缓慢释放满足水稻生长需求,实现水稻机插与肥料机械深施的目的。目前在插秧机上配装机械深施肥的方法及装备已有研发。例如专利“93246725.3”水稻插秧机施肥装置,该装置在实际作业中,泥浆经常将排肥口堵塞,使靠化肥重力自流的化肥不能排施在水稻秧苗侧部的水田土壤中,施肥量不能保证,影响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又如专利“200820089772.7”气吹式侧深施肥水稻插秧机,气吹式侧深施肥水稻插秧机是在开沟覆泥技术上增加一个吹气装置,采用气体将肥料从输肥管中吹出,避免排肥口堵塞。虽然达到消除和避免水田插秧机侧深施肥管作业堵塞的问题,但是也需要利用开沟器开沟,这样会造成秧苗附件泥浆堆积,从而使插秧的深度变深,影响机插质量,同时在泥浆中开沟效果不好,很难达到真正的深施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稻定点定量深施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定点定量深施肥装置,包括插秧机、机架总成、肥箱固定架和肥箱,所述机架总成上设有施肥总成安装架,所述施肥总成安装架设有气枪式施肥总成;所述气枪式施肥总成包括依次设置的空气压缩机、高压储气瓶和施肥枪管,所述空气压缩机与高压储气瓶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阀门,所述高压储气瓶与施肥枪管间设有歧管,所述歧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电子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施肥枪管与肥箱间设有输肥管,所述施肥枪管内与输肥管连接处上方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施肥枪管间设有拉簧,所述施肥枪管底部设有橡胶辊。
进一步的,所述肥箱内设有排肥轮,所述排肥轮转动采用变频开关控制转动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枪原理将大颗粒尿素直接打入秧苗附近的泥浆中,避免输肥管与泥浆接触,即达到深施效果,又避免排肥管作业堵塞、开沟使泥浆堆积在秧苗附近的问题,从而实现大颗粒尿素深施、定点、定量施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气枪式施肥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施肥枪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实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25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