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镀锌气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32027.1 | 申请日: | 2014-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8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魏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守军 |
主分类号: | C23C2/16 | 分类号: | C23C2/16;C23C2/06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 13106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06400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镀锌气刀,属于冶金行业热镀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热镀锌生产线上,为了获得均匀、平整的镀锌层,气刀技术已广泛应用在热镀锌生产线。气刀主要靠压缩后的高压气体通过刀唇缝隙后形成像刀一样的气流,喷向钢带,将从锌锅中出来的带钢表面多余的锌液刮去,流回锌锅。常规的热镀锌气刀刀体外壳采用的是方形钢管,存在以下缺点:
(1)直接用刀体外壳当底座,整个刀体重几百公斤。设备安装、调整、检修时需将刀体落地操作,面积小,会出现落地不稳、不牢固,加之还安有刀唇,很容易损坏刀唇,刀唇材料特殊、加工精细、使用精度高,要求严格,不能有丝毫的磕碰。出现损伤就需返厂检修或制作,影响生产,影响企业效益;
(2)刀唇只能上刀唇单向调整,刀唇间隙调整难度大,延长调整时间;
(3)参照附图3,刀唇喷出的气体呈发散状态,基本无层流成份,影响刮锌效果,容易边部过度镀锌,板面横纹明显,无法得到理想的均匀的锌层厚度;
(4)气刀外壳方管较小,刀体内腔空间储气量少,气流在小的空间循环,未使气流平稳就吹出刀体,气流不一致,刮锌强度也会上下波动,造成镀锌板出现更多横、纵向波纹,影响镀锌板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热镀锌气刀,实现上刀唇和下刀唇双向调整,能够集中刀唇喷出的气流,提高刮锌效果,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镀锌气刀,包含刀体、上刀座、加强板、孔板和刀唇,刀体上设有进气口,多块孔板设在刀体内,将刀体内部分割成多个腔体,腔体之间通过孔板上的孔依次连通,上刀座固定在刀体侧面,加强板固定在刀体底部,加强板的宽度大于刀体外壳,所述刀唇包含上刀唇和下刀唇,上刀唇设在上刀座上,下刀唇与加强板通过加强板边沿上的长形槽活动连接,刀唇、上刀座与加强板之间构成腔体,该腔体与刀体内的腔体连通,刀唇唇口部呈平直状结构,刀唇内部上刀唇呈斜面结构,下刀唇呈V型结构。
所述下刀唇与加强板连接处设有椭圆形对接孔。
所述孔板包含孔板一和孔板二,将刀体内分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统称为刀体内的腔体,刀唇、上刀座与加强板之间构成的腔体称为第四腔体;孔板一上设有第一道孔,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孔板二上设有第二道孔,连通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三腔体和刀唇、上刀座与加强板之间构成腔体通过第三道孔连通,构成四腔三道孔式气体循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刀体底部加装一块大于刀体外壳的加强板,增加了刀体落地强度和稳定性,保护了刀体,减少了刀唇的磕碰和伤损;
(2)下刀唇与加强板通过加强板边沿上的长形槽连接,下刀唇连接处设有椭圆形对接孔,可以实现下刀唇的纵向调整;
(3)刀唇唇口部呈平直状结构,刀唇内部上刀唇呈斜面结构,下刀唇呈V型结构,可以集中刀唇喷出的气流,提高刮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唇喷出的气流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刀唇喷出的气流示意图;
图中:刀体1、进气口2、上刀座3、加强板4、孔板一5、孔板二6、第一腔体7、第二腔体8、第三腔体9、第四腔体10、第一道孔11、第二道孔12、第三道孔13、第四道孔14、上刀唇15、下刀唇1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一种热镀锌气刀,包含刀体1、上刀座3、加强板4、孔板和刀唇,刀体1上设有进气口2,孔板一5和孔板二6两块孔板固定在刀体1内,将刀体1内分成第一腔体7、第二腔体8和第三腔体9,孔板一5上设有第一道孔11,连通第一腔体7和第二腔体8,孔板二6上设有第二道孔12,连通第二腔体8和第三腔体9,上刀座3固定在刀体1侧面,加强板4固定在刀体1底部,加强板4的宽度大于刀体1外壳,增加刀体落地强度和稳定性,保护了刀体,所述刀唇包含上刀唇15和下刀唇16,上刀唇15固定上刀座3上,加强板4边沿上开有长形槽,下刀唇设有椭圆形对接孔,加强板4与下刀唇16槽连接,下刀唇可以纵向调整。刀唇、上刀座3与加强板4之间构成第四腔体10,第四腔体10与刀体1内的第三腔体9通过第三道孔13连通,刀唇唇口部呈平直状结构,刀唇内部上刀唇15呈斜面结构,下刀唇16呈V型结构。
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第一个腔体7,循环后通过孔板一5上的第一道孔11进入小一些的第二腔体8,气流经过一腔一道孔压差降低,气体平稳;再经过孔板二6上的第二道孔12进入第三腔体9,进一步平稳气流﹑降低压差;气体通过第三道孔13进入第四腔体10,气体经过四腔三道保证气流流动与方向一致﹑动压和静压趋于平稳﹑流速增加,最后通过刀唇唇口部喷出,吹向带钢刮去多余的锌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守军,未经魏守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2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日用电子产品防水成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裸线退火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